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033122011)

作品数:5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玲孟辉秦凤芝贾惠珍靳瑞军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气象台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科技》更多>>
相关主题:人工增雨增雨积云降水防雹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于雷达资料的增雨过程分析
《气象科技》2007年第2期278-281,311,共5页胡玲 靳瑞军 周友元 寇书赢 孟辉 
天津市科技攻关培育项目"智能化人工增雨技术研究"(033122011)资助
应用天津WSR-81S雷达体积扫描资料和地面降水实况资料对2000年8月2日天津市武清区进行的一次雹云高炮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作业后从地面降水实况资料上看,在作业炮点的上游出现了大降水中心,表明人工增雨作业可以改变自然降水的原...
关键词:雹云 人工增雨 雷达资料 
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增雨作业时机判别中的应用被引量:5
《气象科技》2005年第S1期61-65,共5页胡玲 靳瑞军 
河北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与关键技术研究"(03220602D);天津市科技攻关培育项目"智能化人工增雨技术研究"(033122011)共同资助
利用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的基本反射率、基本径向速度、回波顶高、累积含水量等产品和地面降水实况资料,分析了2003年5月28日飑线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在同一环流背景条件下,局地作业时机的选择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作业效果。CI...
关键词:新一代天气雷达 飑线 人工增雨 
应用“0”域概念进行对流云防雹(增雨)作业被引量:5
《气象科技》2005年第S1期11-13,174,共4页孟辉 寇书盈 贾惠珍 靳瑞军 胡玲 秦凤芝 
河北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与关键技术研究"(03220602D);天津市科技攻关培育项目"智能化人工增雨技术研究"033122011共同资助
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所依据的原理是成雹(增雨)机制和雹云(积云)结构特征,而作业的难题是判断作业的部位和时机。利用冰雹存在成长“穴道”的新概念,对所获取的雷达基本反射率、反射率剖面(RCS)、速度剖面(VCS)及风廓线(VWP)等资料进行分...
关键词:人工防雹 人工增雨 概念模型 “0”域 
强对流云新概念在积云人工增雨作业中的运用被引量:3
《气象科技》2005年第S1期7-10,173,共5页贾惠珍 寇书盈 孟辉 王兆宇 秦凤芝 
河北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与关键技术研究"(03220602D);天津市科技攻关培育项目"智能化人工增雨技术研究"(033122011)共同资助
在对强对流(积云)增雨作业中,引用防雹新概念方法是利用多普勒雷达不同仰角的反射率(R)图及反射率剖面(RCS)图、径向速度剖面(VCS)图等资料,对强对流云流场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判定其主位置,通过主入流区位置和态势,确定“0”线的类型,给...
关键词:人工增雨 流场特征 “0”线 “穴道” 
关于积云增雨和实施方案的探讨被引量:9
《气象科技》2005年第S1期1-6,共6页许焕斌 田利庆 段英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项目(03220602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5006);(40275001);天津市科技攻关培育项目(033122011)共同资助
在综合雷雨云式的积云降水特点和归纳观测及理论结果的基础上,用数值模拟研究了阵雨形成机制,发现雷雨云式的积云结构类似于雹云,也存在着水平风“零域”和成雨“穴道”,大粒子群向这里集中并累积,然后再下泻成阵雨。据此提出了积云人...
关键词:积云降水 阵雨形成机制 宏微观相互作用 积云增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