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2-3037)

作品数:31被引量:28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杜军保张清友邢更彦王五洲翟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警总医院北京大学武警部队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医师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骨科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体外冲击波晕厥体外冲击波疗法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儿童晕厥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4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第5期756-759,共4页徐文瑞 廖莹 金红芳 张清友 唐朝枢 杜军保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103B03);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007-2003);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自主创新项目(2002-3037);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21107001012051;D10100050010059);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成果推广专项(Z11110006140000);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71100001017253)资助~~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脑供血减少或中断导致的临床急症,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意识丧失,伴有肌张力丧失、自主体位不能维持而摔倒,过程多为短暂性、自限性。儿童晕厥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约15%的儿童及青少年至少经历一次晕厥发作,严重...
关键词:儿童晕厥 诊断流程 治疗 
小儿晕厥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被引量:7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年第6期424-427,共4页张清友 杜军保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103B03);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特色项目)(D10100050010059);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1110006140000);首都医学发展基金(2002-3037);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07-2003);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4BA720A10)
晕厥(syncope)是指由于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自主体位。接近晕厥(pre—syncope)指一过性黑嚎,肌张力丧失或降低,但不伴意识丧失。晕厥和近乎晕厥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症,可由...
关键词:晕厥 相关疾病 青少年发病 小儿 意识丧失 供血不足 常见病症 一过性 
体外震波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非骨坏死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第19期3446-3450,共5页翟磊 孙楠 姜川 徐磊 邢更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430);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3037)~~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涉及股骨近端骨髓祖细胞脂肪化转变,从而导致骨重建修复困难。能否首先通过体外震波疗法体外诱导自体非骨坏死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骨细胞前体,然后移植入自体骨坏死区,从而更加利于坏死区的骨重建?目的:观察...
关键词:体外震波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核心结合因子Α1 骨钙素 
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被引量:15
《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第9期688-691,共4页陈丽 杜军保 金红芳 张清友 李万镇 汪立 王瑜丽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4BA720A10);首都医学发展基金(2002-3037,2007-2003)
目的探讨选择性仅1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55例,为2000年5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或住院的POTS患儿,其中男23例,女32例;年龄5—19岁,平均(12.3±3.1)岁,随机分...
关键词:肾上腺素能α激动剂 米多君 儿童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第3期348-350,共3页翟磊 邢更彦 姜川 李冰 赵哲 王旭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430);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3037)
目的探讨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发病机制及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的疗效。方法ARCO分期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战士(排除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者)108例,男86例,女22例,年龄18-25岁,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其中50例采...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法 股骨头坏死 军事人员 
一氧化氮在冲击波促进成骨及抗感染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7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第7期664-666,共3页翟磊 邢更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430);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3037)
冲击波(shock wave.SW)是一种具有剧增高压和高速传导特性的爆破性声波,它能通过适当的发生器传至特定的目标.能量密度一般在0.003—0.890mJ/mm^2。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被用于治疗...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感染过程 一氧化氮 成骨 输尿管结石 传导特性 能量密度 欧美国家 
体外冲击波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力化学信号转导机制被引量:13
《中华骨科杂志》2007年第4期301-304,共4页翟磊 邢更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430);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3037)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因患者不必住院、并发症少、治疗周期短、风险低、治愈率高,已成为骨科领域一种新的非侵人性治疗方法。其不仅用于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等顽固...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法 信号转导机制 成骨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化学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晕厥儿童病因学及其临床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1
《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张清友 杜军保 秦炯 陈永红 李万镇 包新华 
国家十五攻关计划(2004BA720A10);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资助(2002-3037)
目的分析晕厥儿童的病因分布并对各种病因晕厥儿童的临床特征加以分析,以提高其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以"晕厥"为主诉的15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是晕厥患儿的最常见的病因,...
关键词:晕厥 儿童 
进一步规范儿童晕厥的诊治方案被引量:3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1期1-2,共2页杜军保 张清友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0A);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3037)
晕厥是指由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患儿因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能够很快完全恢复正常,是儿童时期的常见急症。当前,晕厥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0年代儿...
关键词:晕厥 惊厥 
冲击波干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第8期718-720,共3页王五洲 邢更彦 张可超 张瑞强 姜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430);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3037)
目的动态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表达骨细胞生长因子和酶联信号分子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成骨的机制。方法将5kV、100频次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隔代观察(P3-P11)转化生长因子-...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