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9A101)

作品数:7被引量:1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曙光汪东林杨庆栾茂田蒋晓庆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勘察》《岩土力学》更多>>
相关主题:浅埋暗挖非饱和黏土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影响因素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Tekla BIMsight的碰撞检测在地下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127-128,152,共3页彭曙光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KJ2009A101)
二维表达的复杂地下结构施工图中的碰撞问题经常导致不可预见的风险、超限成本及工期延误,采用Google SketchUp等软件创建三维的地下结构模型,采用专业的碰撞检测软件Tekla BIMsight进行结构构件和各专业管线的冲突检测,以检验施工图纸...
关键词:碰撞检测 地下结构 建筑信息模型 超前支护 
基于VR的《桩基测试技术》可视化教学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3期227-228,共2页彭曙光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KJ2009A101)
针对《桩基测试技术》课程特点,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建立具有交互性、沉浸性和想像力的三维仿真虚拟教学环境,解决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缺陷,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桩基测试 可视化 虚拟现实 
BIM技术在基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30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9-131,共3页彭曙光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KJ2009A101)
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介绍利用BIM技术高度集成的项目结构、信息共享、虚拟信息结构模型的特点,创建三维信息化基坑模型,实现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
关键词:BIM 基坑工程 虚拟设计 IFC标准 
注浆加固技术在浅埋暗挖隧道中的应用被引量:1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5-7,共3页汪东林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09A101);2010年度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L085ZD);2009年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K4-33)
合肥市府广场地下通道在淤泥质粘土地层中进行开挖,为保证安全快速施工采用土体注浆加固技术。淤泥质粘土具有含水量大,透水性差等特点,普通注浆不能解决问题。须采用压力注浆,因此拟采用劈裂注浆。工程实践表明,对于地下通道成功地进...
关键词:浅埋暗挖 注浆加固 淤泥质粘土 
复杂环境下特浅埋暗挖地下隧道信息化施工监测分析被引量:3
《工程勘察》2010年第10期5-8,13,共5页彭曙光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09A101);2009年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K4-33)
为了对复杂环境下特浅埋暗挖地下隧道进行优化设计,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地层沉降,保障道路和地下各种管线的安全,需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本文以某地下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地面位移变化情况进行现场监测,表明监测断面整个...
关键词:浅埋 地下隧道 施工监测 位移变化 沉降 
掺灰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6期18-21,共4页蒋晓庆 程桦 卢松 汪东林 
合肥市重点建设局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09A10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博科研启动项目(200712013)
通过生石灰对膨胀土的改性作用,在相同初始含水率的条件下,比较改性前后膨胀力、膨胀率的变化趋势,寻求最佳掺灰率;分析了膨胀力与初始含水率,膨胀率与初始含水率以及终止吸水量与初始含水率等关系。
关键词:膨胀土 掺灰率 膨胀力 膨胀率 初始含水率 
重塑非饱和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9
《岩土力学》2009年第3期751-756,共6页汪东林 栾茂田 杨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679015);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09A10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博科研启动项目(No.200712013)
采用常规压力板仪和GDS非饱和土三轴仪,详细研究了击实功、击实含水率、干密度、应力历史和试样应力状态5种因素对非饱和重塑黏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并采用Van Genuchten模型、Fredlund 3参数模型和Fredlund 4参数模型,通过最小二乘...
关键词:土-水特征曲线 非饱和土 影响因素 模型 残余含水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