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214607)

作品数:112被引量:1635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池洋王建强谭成仟丁超岳乐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学前缘》《自然杂志》《中国地质》更多>>
相关主题:鄂尔多斯盆地成岩作用砂岩型铀矿上古生界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铀在Ⅲ型烃源岩生烃演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8期1740-1750,共11页毛光周 刘池洋 张东东 邱欣卫 王建强 刘宝泉 刘静江 曲少东 邓煜 王飞飞 张参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编号:BJ0813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02083,41330315,908140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23-001-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3CB214607)资助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矿产资源形成中存在普遍、意义重要,有机油气煤和无机铀同盆共存、富集成藏(矿)的深层原因即为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本文在Ⅲ型低熟烃源岩中加入碳酸铀酰溶液的条件下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以探讨油气生成过程中无机铀...
关键词:生烃热模拟  烃源岩 成熟度 有机-无机 相互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流-岩相互作用的岩石学记录对烃类运散的指示被引量:6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2期37-42,49,共7页马艳萍 刘池洋 司维柳 吴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02042;90814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7)
通过野外宏观地质特征观察、显微岩石学鉴定、全岩主要元素分析,揭示了漂白蚀变岩石的岩石学判识标志。结合蚀变岩石及围岩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研究、有机质分析,进一步阐明了漂白蚀变岩石形成的流体环境,这些特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组 流一岩作用 岩石学记录 烃类运散 
鄂尔多斯盆地柴窑区长6油层组油气分布规律被引量:2
《辽宁化工》2014年第2期224-226,共3页马义飞 刘二伟 杨云祥 杜恒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7)资助
从沉积微相、储层特征、盖层特征以及储盖组合等方面分析了长6油层组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得到了研究区油气分布的几点规律。油气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的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环境,孔隙度大于9%,渗透率大于...
关键词:油气分布规律 长6油层组 柴窑区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油田长8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被引量:1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6期63-66,72,共5页朱广社 张永强 雷启鸿 唐艳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3CB214607)
在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地层对比、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姬嫄油田罗1开发试验井区长8油藏数值模型.通过对区块地质储量、产液、含水率及单井生产历史的拟合,从井网系统、开发方式、注水时机以及压力系统4个方面...
关键词:姬塬油田 油藏数值模拟 开发技术 长8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油气成藏的时间和期次被引量:9
《中国地质》2013年第5期1453-1465,共13页陈刚 李书恒 章辉若 丁超 杨甫 雷盼盼 
国家973计划(2003CB214607);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与留学基金委西部计划项目(2007127S073);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610111000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Z500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勘查项目(1212011220761)共同资助
油气成藏年代学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钻井岩心样品的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定年和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多期次油气成藏的时间和期次.含油气砂岩自生伊利石年龄以较宽的...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二叠系砂岩储层 自生伊利石定年 流体包裹体分析 油气成藏年代学 
有机-无机能源矿产相互作用及其共存成藏(矿)被引量:33
《自然杂志》2013年第1期47-55,共9页刘池洋 毛光周 邱欣卫 吴柏林 赵红格 王建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3CB214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81400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资助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其形成、分布关联密切;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的成因机理和联系纽带。有机油、气、煤所提供的强大的吸附作用、还原环境和络合作用等,对无机铀的沉淀、富集和成矿具有重要的...
关键词: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多种能源矿产 地质催化作用 生烃演化 还原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紫金山侵入岩热演化史与隆升过程分析被引量:49
《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第11期3731-3741,共11页陈刚 丁超 徐黎明 章辉若 胡延旭 杨甫 李楠 毛小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2003CB214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2071);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6101110006);国家留学基金(200721S073)与留学人员择优经费共同资助
运用LA-ICP MS锆石U-Pb定年、角闪石和黑云母40 Ar-39 Ar定年、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FT)分析等构造热年代学研究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紫金山侵入岩的热演化历史及其抬升冷却过程.紫金山侵入岩主要由次透辉二长岩和正长岩组...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紫金山侵入岩 构造热年代学 抬升冷却过程 
用自生伊利石定年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油气成藏期次被引量:1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第5期713-719,729,共8页陈刚 徐黎明 丁超 章辉若 李书恒 胡延旭 黄得顺 李楠 李岩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CB21460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2JZ5001);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6101110006);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
运用含油气砂岩自生伊利石K-Ar定年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二叠系油气成藏的期次和时间。结果表明,二叠系不同含油气层段均不同程度地经历了与烃源岩两次主生烃作用相应的(175~155 Ma和145~115 Ma)原生油气成藏事...
关键词:二叠系 油气成藏 自生伊利石测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贺兰山北段晚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被引量:14
《沉积学报》2012年第4期654-660,共7页赵红格 刘池洋 王海然 乔建新 王建强 冯晓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02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9081400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3CB214607)资助
贺兰山北段晚三叠世地层分布较广泛,其物源问题是进行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原盆边界恢复和其两侧盆地该时期面貌恢复的关键,而对此存在一定的争议。该研究以贺兰山北段的沉积—构造背景为约束,通过晚三叠世地层的砾石成分、古流向、稀土...
关键词:晚三叠世 砾石成分 稀土元素 西北部物源 变质岩 
华庆地区长6储层超低渗油藏裂缝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1-5,共5页唐艳萍 李亮 王明瑜 彭业雄 彭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CB214607)
研究华庆地区长6储层超低渗油藏裂缝分布规律。通过井间微地震、井间示踪剂、干扰试井以及生产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对裂缝进行准确识别,明确该井区已发育裂缝26条,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与现今地应力方向一致。
关键词:超低渗油藏 裂缝 岩心识别 试井 分布规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