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FX010)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蒋铁初廖斌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巴县档案司法档案口供清代案件受理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清代刑事人证的制度与实践被引量: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6,共6页蒋铁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四川地区刑事司法制度的变迁与演进>(项目编号:07XFX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代立法中关于人证制度的规定有限制证人资格与赋予证人免证权的内容,立法的目的在于维护传统的家族伦理、社会等级秩序及发现案件真实。实践中的证人作证与立法规定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立法的限制多为实践所突破。原因在于立法要维护...
关键词:同居相隐 等级秩序 诬证 重实体 
论清代刑事案件裁判事实的获得路径——以巴县衙门司法档案为基础的分析被引量: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7-15,共9页廖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四川地区刑事司法制度的变迁与演进>(项目编号:07XFX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代立法规定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应当以当事人及证人陈述为依据,而有罪事实的认定则还应有被告人对犯罪行为的承认及证据证明,司法理论更加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司法实践表明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与立法及司法理论大体一致,但这种一致性更可...
关键词:刑事案件 口供 证据 巴县档案 
刑讯存废与口供地位关系论——对清末民初限制与废止刑讯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60-66,共7页蒋铁初 
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四川地区刑事司法制度的演进>(项目编号:07XFX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诉讼中对口供的重视导致了刑讯的长期存在。清末修律前后,刑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口供裁判主义并没有被证据裁判主义所取代,因而这一时期废止刑讯的条件尚未成熟。民初的立法正式确立了证据裁判主义,刑讯在立法上被废止,但由...
关键词:清末民初 刑讯 口供 
清代州县刑事案件受理的制度与实践--以巴县司法档案为对象的考察被引量: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48-154,共7页廖斌 蒋铁初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四川地区刑事司法制度的变迁与演进》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XFX010)
清代立法与地方讼状格式对于告状与受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范,两者的内容也很相近。讼状格式的目的主要在于限制民众告状行为,但这主要针对的是民间细故纠纷。从巴县档案记载的地方告示及案件受理实践来看,刑事案件的启动方式多样,官府...
关键词:案件受理 讼状格式 巴县档案 主动纠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