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1CB711005-1)

作品数:7被引量:12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公威陈运泰杨智娴黄文辉张伯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广东省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地震学报》《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CDSN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双差地震定位法发震构造地震序列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近期发展被引量:11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第4期1130-1134,共5页周公威 张伯明 吴忠良 万永革 黄文辉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地质过程与灾害发生机理与预测>子课题(2001CB711005-1)资助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自20世纪80年代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数字地震学研究,扩大并加深了我们对地壳、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震源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研究工作.本文阐述了基于CDSN二期技术改...
关键词:CDSN 数据通信系统 实时分析系统 数据应用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和IMS/PS台阵的监测定位能力评估被引量:30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年第2期56-63,共8页郝春月 郑重 郭燕平 周公威 张爽 
中国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地质过程与灾害发生机理与预测>子课题"中国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建设";项目号为2001CB711005-1
根据近震震级(ML)和远震震级(Ms)公式,估算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对近震和远震的定位能力,并把IMS/PS台阵(海拉尔台阵与兰州台阵)作为加强台站,与CDSN一并估算了其联合定位能力,此后,对两个定位能力结果做了比较。
关键词:CDSNP IMS/PS台阵 定位能力 
印度洋大海啸与实时地震数据被引量:2
《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第8期13-15,共3页王红 黄文辉 周公威 张伯明 
中国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地质过程与灾害发生机理与预测>子课题"中国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编号:2001CB7110051。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的大海啸是人类的悲剧。目前发布海啸警报主要是依靠地震台网记录的实时地震数据。
关键词:海啸 实时数据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现状和近期发展被引量:15
《地震学报》2005年第1期109-116,共8页周公威 张伯明 吴忠良 黄文辉 王红 黎明 贺冬梅 郝春月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地质过程与灾害发生机理与预测>子课题"中国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2001CB711005 1)资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05AC1004.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自20世纪80年代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数字地震学研究,扩大并加深了我们对地壳、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震源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研究工作.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美...
关键词:“新一代”CDSN 技术特性 运行状况 实时分析系统 
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再次精确测定1998年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被引量:54
《地震学报》2004年第2期115-120,共6页杨智娴 陈运泰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地质过程与灾害发生机理与预测"( 2 0 0 1CB7110 0 5 1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G19980 4 0 70 2 )资助
1998年 1月 10日北京时间 11时 5 0分 (0 3时 5 0分UTC) ,在北京西北约 180km的河北省张北县与尚义县交界地区发生的ML=6 .2地震 .该地震是近年华北地区的重要地震事件 .由于地表未见明显的活动断裂展布 ,震后的野外考察未给出任何优势...
关键词:张北-尚义地震 双差地震定位法 发震构造 震源参数 
Earthquake relocation and 3-dimensional crustal structure of P-wave velocity in cen-tral-western China被引量:26
《地震学报》2004年第1期19-29,共11页杨智娴 于湘伟 郑月军 陈运泰 倪晓晞 Winston CHAN 
Key Project Process Mechanism and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2001CB711005-1-3) and State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Mechanism and Prediction of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G1998040702). sponsor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
采用中国中西部地区(2l°~36°N,98°~112°E)193个地震台在1992~1999年间记录到的9988次地震的Pg和Sg震相走时的读数资料,用Roecker的SPHYPIT90程序,反演了该地区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并用SPHREL3D90程序进行了地震的重新定位...
关键词:地震重新定位 P波速度结构 反演 双差地震定位法 地震活动 活动断裂 
天然和人为地震活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3年第3期1-8,共8页陈运泰 Brian W Stump 杨智娴 Chris Hayward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地质过程与灾害发生机理与预测>子课题"延-怀盆地和海城地区天然与人为地震的加密观测";;编号2001CB711005-1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的区域性、地方性数字地震台站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美国达拉斯南卫理大学地球科学系合作开展“中美合作延庆—怀来盆地和海城地区天然和人为地震活动性的对比研究”。该合作项目以北京西北...
关键词:人为地震活动性 数字地震台站 防震减灾 天然地震活动性 延庆-怀来盆地 海城地震 遥感 流动地震观测试验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