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32020)

作品数:32被引量:128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越徐刚胡健民刘晓文吴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地质》《地质通报》《地球学报》《地学前缘》更多>>
相关主题:侏罗纪冀北燕山运动地球化学锆石SHRIMP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冀西北尚义盆地对晚侏罗世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被引量:16
《中国地质》2008年第2期181-195,共15页和政军 牛宝贵 张新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611808)资助
尚义盆地位于走向近东西的中生代燕山冲断带前缘盆地群的西段,在晚侏罗世土城子时期堆积了大量的粗碎屑。盆地中土城子组沉积相变明显,自北向南从粗砾质变为粉砂质沉积,具比较典型的非对称相带分布特征。土城子早一中期,从北向南总体上...
关键词:尚义盆地 沉积响应 逆冲断裂 晚侏罗世土城子组 
辽西朝阳地区晚侏罗世逆冲断裂及同构造沉积盆地系统被引量:19
《地质论评》2007年第2期152-163,I0006-I0007,共14页和政军 牛宝贵 张新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4013202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511502)的成果
位于晚侏罗世燕山冲断带前缘拗陷盆地群东段的辽西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北票盆地,形成于同沉积期的板内挤压变形。两个盆地横断面均显示出北西翼岩层陡立或倒转而南东翼平缓、以及同期碎屑堆积北西翼厚而南西翼薄的特点,具有典型的不对称...
关键词:上侏罗统土城子组 燕山逆冲断裂带 物源区 背驮式盆地系统 辽西 
天津蓟县盘山I型—A型复合花岗岩体——区域构造环境转变的记录?被引量:28
《岩石学报》2007年第3期529-546,共18页杨富全 赵越 曾庆利 吴海 夏浩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课题(2006CB40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40132020);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DKD2001008)资助
晚三叠世末的盘山I型-A型复合岩体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东段,可划分为四个单元,从早到晚,依次为狼家峪单元、官庄单元、东罗庄单元和小盘山单元,前两个单元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后两个单元为A型花岗岩。在岩石学、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Sr...
关键词:I型和A型复合花岗岩 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盘山 
燕山中段盘山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1
《岩石学报》2007年第3期547-556,共10页马寅生 曾庆利 宋彪 杜建军 杨富全 赵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课题(2006CB40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的部分研究成果
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段南缘的蓟县盘山花岗岩体由狼家峪、官庄、东罗庄和小盘山4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发育侵入期后含斑石英二长岩脉,发育环绕岩体分布的周缘向斜并侵蚀早期东西向蓟县断裂。对前3个侵入单元及岩体西侧围岩中的顺层侵入的...
关键词:燕山陆内造山带 花岗岩体 锆石SHRIMP测年 
内蒙古东部双井子中三叠世同碰撞壳源花岗岩的确定及其对西伯利亚与中朝古板块碰撞时限的约束被引量:395
《岩石学报》2007年第3期565-582,共18页李锦轶 高立明 孙桂华 李亚萍 王彦斌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编号40132020)资助
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以北双井子花岗岩侵入古生代晚期增生-碰撞杂岩,遭受了中生代强烈韧性构造变形的改造,在岩石学方面以含有白云母为特征,在岩石化学方面表现为富SiO_2、Al_2O_3和碱质,Na_2O/K_2O比值小于1,A/CNK比值为1.02~1.08,A...
关键词:内蒙古东部 西拉木伦缝合带 双井子二云母花岗岩 壳源 三叠纪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学限定被引量:23
《岩石学报》2007年第3期605-616,共12页胡健民 刘晓文 杨之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6CB40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
在辽西进行的构造研究确认了这里曾经在早中生代期间发生过几次重要的构造变形事件,地质上,这几次构造变形的时代被限定在中三叠世老虎沟组沉积之后到晚侏罗世髫髻山/蓝旗组火山岩喷发之前。期间,第一期逆冲推覆构造被水泉沟组不整合覆...
关键词:燕山板内造山带 辽西-冀北地区 锆石U-PB定年 
北京西山南窖地区南东东110°~120°拉伸线理形成时间的年代学制约被引量:15
《岩石学报》2007年第3期617-624,共8页王瑜 李锦轶 
中国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
本文简要报导位于北京西山房山岩体以西约15km左右的南窖闪长岩脉形成的锆石U-Pb年龄,以及区内变形岩层中同变形的白云母和绢云母矿物的^(40)Ar/^(39)Ar年龄。在野外构造研究、室内岩石及显微构造分析基础上,获得细粒闪长岩岩脉锆石U-P...
关键词:北京西山 U-Pb和Ar/Ar热年代学 拉伸线理 闪长岩脉 构造演化 
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7
《岩石学报》2007年第3期639-654,共16页刘健 赵越 柳小明 刘晓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6CB40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013000168)
本文通过对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物的成分、古水流及其底部砾岩的砂质充填物中碎屑锆石和砾岩中部出露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并结合来源区的构造与岩浆作用的调查,揭示了杏石口组沉积...
关键词:燕山褶断带 杏石口组 碎屑锆石 剥露过程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晚侏罗世承德盆地砾岩碎屑源区分析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8
《岩石学报》2007年第3期655-666,共12页和政军 牛宝贵 张新元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13202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11502)资助成果
河北承德及寿王坟盆地在晚侏罗世土城子期堆积了大量的粗碎屑沉积。砾石成分统计结果显示,承德-寿王坟盆地充填的土城子组碎屑母岩组合主要有三种,其中火山岩、花岗质岩石和变质岩组合在承德盆地占绝时优势,反映了当时盆地以北的"内蒙地...
关键词:承德盆地 晚侏罗世 砾岩碎屑 物源区分析 
辽西医巫闾山花岗岩锆石SHRIMP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9
《中国地质》2007年第1期26-33,共8页杜建军 马寅生 赵越 王彦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DKD2001008)
本文应用SHRIMP U-Pb测年方法对取自辽西医巫闾山花岗岩的锆石进行定年。所测锆石样品新鲜、未风化,岩性为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经过精确的测试过程,得到约2500Ma、224Ma和161Ma的3个时间段年龄值。约2500 Ma的上交点年龄是太古宙古...
关键词:医巫闾山 锆石 花岗岩 SHRIMP U-PB 构造体制转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