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B068)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用芳更多>>
相关机构:武夷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理论升华诉求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对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回归的思考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6-18,41,共4页陈用芳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诚信的三重境界及其社会价值与实现机制"(2008B068)暨武夷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理性与乌托邦交织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XW080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人类文明动力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技的高度发展却造成了人的异化,导致了人文失落和价值盲区。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寻求科学技术价值的人本回归,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
关键词:科学技术 价值 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诉求被引量: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陈用芳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诚信的三重境界及其社会价值与实现机制"(2008B068);暨武夷学院校级研究项目"理性与乌托邦交织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XW0801)阶段性成果
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但在传统的现代化追求中,却导致了人的价值的失落,造成了现代性的悖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优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现...
关键词:现代性 社会主义 现代化  
现代性与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理论升华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7-9,共3页陈用芳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诚信的三重境界及其社会价值与实现机制"(编号:2008B068)
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但在传统的现代化追求中,却导致了人的价值的失落,造成了现代性的悖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优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现...
关键词:现代性 社会主义 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