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9-26)

作品数:3被引量:7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懿华魏海萍段玉森高松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管理》《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更多>>
相关主题:细颗粒污染过程水溶性离子PM2.5灰霾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手工法与自动监测法测定PM_(2.5)质量浓度比对研究被引量:17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7期110-113,共4页蔡艳 张懿华 沙斐 沈丽萍 胡海燕 
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9-26)
采用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手工采样重量法和基于微振荡天平原理自动监测法监测PM2.5质量浓度。通过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两种方法的监测数据比对显示出季节差异,冬、春两季手工法获得质量浓度高于自动法,夏、秋两季手工法低于自动法,...
关键词:PM2.5 季节差异 沙尘 持续污染 切割效率 
上海城区典型空气污染过程中细颗粒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47
《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第7期1115-1121,共7页张懿华 段玉森 高松 魏海萍 沙斐 蔡艳 沈丽萍 
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发展基金(09-26)
采集了上海城区2009年10月10~21日期间2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样品,在对污染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了污染源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4日的灰霾过程主要由本地排放的污染物二次转化形成,PM2.5占PM10比重超过...
关键词:细颗粒 PM2.5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灰霾 浮尘 秸秆焚烧 
上海市典型霾污染过程二次无机气溶胶组分特征研究被引量:14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第B12期7-13,共7页张懿华 
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9-26)
2010年的5月19日—5月21日,上海市出现持续性高浓度细颗粒物的霾污染过程。在线气溶胶离子组分监测结果表明,SO42-、NO3-和NH4+二次离子成分是该次污染过程的主要贡献者。通过污染过程分析发现,有利的反应条件、充足的气态前体物和一定...
关键词:细颗粒 PM2.5 霾污染 二次气溶胶 水溶性离子 上海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