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DJ004)

作品数:16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建华庄蕾贠栋李冠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海学刊》《中共党史研究》《东南学术》《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中共民主革命时期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信息流动起来——延安《解放日报》在乡村的实践逻辑被引量:6
《人文杂志》2020年第4期78-85,共8页林棵 王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13BDJ004)。
在陕甘宁边区,报纸承载着启蒙思想,提高群众政治觉悟的宣传功能。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加强对根据地军民抗战的报道,也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但问题是,乡村群众识字困难,交流方式以人际传播为主,若仅依靠文字开展宣传工作,难免收效甚微。...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读报组 黑板报 人际传播 思想启蒙 
中共话语体系中“少数民族”概念的内涵演进(1921-1949)被引量: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124-132,共9页卢阳凌冰 王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13BDJ004)的阶段性成果
自中共二大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后,“少数民族”概念的内涵随统一战线的调整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就修辞而言,经历了从“异种民族”“弱小民族”到“少数民族”“兄弟民族”的转变;就地域而言,从仅指蒙古、西藏、回疆三部拓展至包...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少数民族 概念内涵 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陕甘宁边区工农通讯员制度的实施及成效被引量:2
《党的文献》2019年第4期91-97,共7页林棵 王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3BDJ004
工农通讯员制度是党在宣传领域建立的联结党和群众的重要纽带。抗日战争时期,党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文艺和宣传工作要为工农兵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在此背景下,陕甘宁边区延续和发展了党的工农通讯员制度,并开展了相关工作。...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工农通讯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群众路线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财政动员被引量:8
《东南学术》2017年第5期62-72,共11页王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BDJ004)
土地革命初期,打土豪、筹款子成为中共解决经济困难最直接的方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以统一累进税为经常性财政收入,问题是,将纳税重担放在剥削阶级身上的财政政策,使得战争动员无法通过增加工农税负的形式来实现。...
关键词:中央苏区 财政动员 打土豪、筹款子 统一累进税 
权利抑或责任——革命情境下妇女解放的行动逻辑被引量:3
《江海学刊》2017年第4期160-170,共11页王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项目号:13BDJ004)的阶段性成果
共产革命情境下的妇女解放是目标更是手段,强调的是解放妇女投身革命。在中国乡村,革命者依据自己对革命的理解塑造着妇女解放的内容。以婚姻自由为中心的权利表达无疑可以把妇女动员起来,但个体权益的觉醒并不必然转化为革命的动力。...
关键词:妇女解放 权利 责任 同质化 
恽代英政党观演进的实践逻辑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7年第3期31-34,共4页李冠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编号:13BDJ004)
恽代英对政党由排斥到认同,再寄希望于改组后的国民党,最终选择共产党并为之浴血奋斗。这代表中共成立初期无数共产党人的心路历程,也体现了革命战争年代这一群体救国道路的上下求索,展示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家国情怀。
关键词:恽代英 政党观 心路历程 
革命的理想人格:延安时期劳动英雄的生产逻辑被引量:2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124-136,160,共13页王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DJ004);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5ZDAXM00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政权通过选拔与塑造劳动英雄来动员群众生产。不同于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通过政治仪式的编排与操演,中共呈现的是英雄人物的群体形象,展示了共产革命的理想人格。劳动英雄的选拔与表彰属于共产主义革...
关键词:延安时期 劳动英雄 理想人格 
政治领域的“游击战”与红色民主的建构——中共局部执政时期的政权选举研究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5期21-30,共10页王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DJ00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5ZDAXM001)
共产革命在颠覆乡村传统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建构根据地的红色民主。从中央苏区到陕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强力推动下,根据地选举得以运转起来;但选民的被动参与决定了以选举为中心的基层政权改造,更多的是发挥了共产党人的主...
关键词:民主选举 中央苏区 红色民主 苏维埃 
社会治理视域下执政党与社会的沟通及其改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123-128,共6页贠栋 王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编号:13BDJ00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的政党与社会关系研究"(编号:2015ZDAXM001)
在现代社会治理过程中,与社会沟通是执政党一项基本的社会性功能。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来看,社会结构的多元性、社会组织的多样性以及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技术变革都给执政党与社会沟通带来了诸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实现政党...
关键词:社会治理 政党沟通 社会沟通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政权选举的特点被引量:5
《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59-65,共7页王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研究"(13BDJ004)的阶段性成果
自中央苏区始,为锻造强有力的执政根基,担负社会管理与战争动员的任务,根据地选举既以改造基层政权为中心,也以监督基层政府工作为主要内容。抗战全面爆发后,选举又成为中共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宣传民主执政理念的平台。当然,考察根据...
关键词:民主选举 改造政权 监督政府 战争动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