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25)

作品数:89被引量:1155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文甫潘洪义徐新良周介铭程武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地理空间信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四川林业科技》《水土保持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遥感GIS土地利用地理适宜性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源园区高寒草地碳储量估算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23年第9期3546-3557,共12页杨明新 杨秀春 赵云 黄青东智 李成先 曹文强 陈昂 谷强 李泽宇 王守兴 
2021年度全国草原资源调查项目(DD20211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
高寒草地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是认识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乃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一。利用2021年8月上旬地面调查数据与同期高分6号遥感数据建立回归关系,在反演研究区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和0—40cm土壤层...
关键词:碳储量 高寒草地 黄河源园区 路径分析 高分遥感数据 
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年第8期149-163,共15页景勇 左玲丽 陶帅 向珈瑶 彭文甫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川西北高原藏区平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精准扶贫创新对策”(17YJA85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LUCC扰动影响的成都平原土地生态安全维持机理”(41371125)。
[目的]川西北高原藏区是贫困人口聚集区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开展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研究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然而对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仍然难以准确理解。[方法]文章应用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和GIS空间分析等模...
关键词:农村贫困化 地域分异 地理探测器 岷江上游 
2000~2020年岷江上游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地形响应被引量:1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7期1534-1547,共14页向珈瑶 彭文甫 陶帅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7YJA85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
岷江上游地区承载着不可替代的资源支撑、生态服务与环境调节功能,是国家生态红线的水土流失敏感主控区域,也是国家生存与发展重要的自然基础。目前,该区域生态和经济社会过程在空间上的叠加,不仅影响到资源、环境与生态等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 趋势分析 空间叠加 地形因子 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0
《生态学报》2021年第16期6384-6397,共14页左玲丽 彭文甫 陶帅 祝聪 徐新良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7YJA85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7JY0155)。
岷江上游是中国西南典型生态脆弱区之一,研究岷江上游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ESV)的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岷江上游2000、2005、2010和2015年四期遥感解译数据,利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CA-Markov模型 岷江上游 
四川盆地西北部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分析:以绵阳市为例被引量:2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6期172-185,共14页景勇 左玲丽 彭文甫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精准扶贫创新对策(17YJA85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LUCC扰动影响的成都平原土地生态安全维持机理(41371125)。
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研究对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机制以及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碳排放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解译2000-2015年遥感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再利用同期化石能源消费数据,构建碳排放模型、碳足迹和碳足迹压力...
关键词: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足迹 碳足迹压力指数 绵阳市 
基于动态当量的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18
《生态学报》2020年第22期8218-8229,共12页潘洪义 张琴 李加安 徐婕 黄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25);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8XJA630005);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6ZB006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定、三生空间确定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以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动态当...
关键词:动态当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 时空演变 
2000—2015年长江上游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以宜宾市为例被引量:60
《生态学报》2020年第14期5029-5043,共15页陶帅 邝婷婷 彭文甫 王广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7YJA850007)。
选取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宜宾市为典型案例,分析其16年来NDVI所表征的植被生长动态变化。以MODIS MOD 13Q1为数据源,采用Sen+Manna-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Hurst指数模型,分析NDVI时间变化特征、变化趋势与未来可持续特征,...
关键词:NDVI 长江上游 时空变化 空间转移矩阵 地理探测器 宜宾市 
基于地理探测器下的川西高原地表温度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以西昌市为例被引量:14
《干旱区地理》2020年第3期738-749,共12页罗瑶 彭文甫 董永波 罗艳玫 张冬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1125);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7YJA850007)资助。
以西昌市为例,选取2010年和2015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在"3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法,并结合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和GPS野外实地验证数据获取西昌市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信息;再利用大气校正法反演获得西昌市2...
关键词:地表温度 空间格局 影响因子 地理探测器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耕地脆弱性分布差异研究--以德阳市为例被引量: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3期393-402,共10页曹文亚 潘洪义 巫泽倩 黄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25);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6ZB006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德阳市耕地近10年来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再结合ArcGIS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分析出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德阳市近10年来耕地的生态足迹呈略微下降趋势,各区县内部耕地的生态...
关键词:生态足迹模型 耕地 脆弱性 分布差异 德阳市 
秦巴山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仪陇县为例被引量:1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年第5期194-204,共11页董永波 罗艳玫 张冬梅 彭文甫 罗瑶 祝聪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精准扶贫创新对策”(17YJA85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LUCC扰动影响的成都平原土地生态安全维持机理”(41371125)。
[目的]文章以四川省贫困县仪陇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IS空间表达,揭示了仪陇贫困化空间格局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仪陇县贫困化影响因素进行探测分析,分析得出影响仪陇县贫困的...
关键词:影响因素 地域分异 地理探测器 精准扶贫 仪陇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