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05-1949)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计敏计敏廖声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湖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化艺术研究》《新闻前哨》《戏剧艺术》更多>>
相关主题:话剧电影中国话剧艺术长镜头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在互动中提高的表演艺术--比较视野下的民国时期话剧与电影表演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16-127,共12页计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关系研究(1905-1949)”(项目编号:15YJAZH026)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上半叶,话剧与电影作为中国的两种新兴艺术在创作实践中始终相互借鉴与渗透,表演也是一个突出的方面。话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由于各自的艺术本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话剧舞台以表演为中心的观念影响了电影的"长镜头"表现形式,而优秀...
关键词:话剧与电影 本色派 演技派 体验派 表现派 
论现代中国话剧与电影在导演艺术上的互鉴关系被引量:6
《戏剧艺术》2019年第4期72-76,77-86,共15页计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关系研究(1905-1949)”(15YJAZH026);上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初自西方引进的话剧与电影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中,有许多艺术家兼任着两方面的工作,因此剧影之间在艺术观念、创作方法与技巧方面的相互滲透和影响不可避免。就导演艺术而言,因话剧与电影的媒介及其特性不同,导演在两种艺术中...
关键词:话剧与电影 导演艺术 长镜头 场面调度 蒙太奇 
叙事视点的异同与互鉴——对中国现代话剧与电影关系的一种重新考察被引量: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11-120,共10页计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关系研究(1905-1949)"(15YJAZH026);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以叙事学理论重新审视中国话剧与电影在20世纪上半叶的互动关系,会开启一种崭新的视角。传统的话剧叙事角度与电影有诸多区别,但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中国话剧写实型的全知客观视角对中国电影产生了影响;反之,电影的多视角交叉又促使话...
关键词:话剧与电影 叙事学 叙述视点 视角交叉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与电影的双向互动被引量:1
《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计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关系研究(1905-1949)"(项目编号:15YJAZH026)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项目编号:SH1510GFXK)成果之一
中国的话剧与电影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交集与碰撞。在双向互动中,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转折,即从缺乏现代意识,落后于时代和大众的纯商业产品,转型为具有启蒙精神和现实主义品格的新兴艺术;而话剧在影响电影创作的同时也得...
关键词:话剧 电影 左翼戏剧 软硬电影之争 观念互动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与话剧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被引量:1
《南大戏剧论丛》2017年第1期130-141,共12页计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关系研究(1905-1949)”(项目批准号:15YJAZH026)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项目编号:SH1510GFXK)成果之一
中国的电影与话剧这两种新兴的文艺样式,随着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化转型而逐步生成、发展,至30年代中期趋于成熟。五四以后形成的现代话剧对早期话剧(文明戏)进行了扬弃,从而获得了启蒙现代性品格,而深受文明戏影响的早期电影,在二三十...
关键词:电影 话剧 传统 现代 文化观念 都市大众文化 
论抗战时期上海话剧的职业演剧
《戏剧艺术》2017年第1期33-44,共12页计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关系研究(1905-1949)>(项目编号:15YJAZH026)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高峰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建设计划(项目编号:SH151OGFXK)成果之一
在以往的中国话剧史书写中,抗战时期上海的职业话剧经常有意无意地被忽略。对于职业化、商业化演剧的轻视是长期以来"左翼思维"的结果。本文从战时政治生态环境的制约、都市大众戏剧的视角,以及艺术与商业的博弈三方面,对这段历史进行...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上海话剧 职业演剧 都市大众戏剧 商业与艺术 
政治、艺术、娱乐:抵牾还是交融?——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与电影在美学观念上的相互影响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87-96,共10页计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关系研究(1905-1949)"(项目编号:15YJAZH026);上海市高峰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建设计划(项目编号:SH1510GFXK)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话剧与中国电影自20世纪初诞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及20年代,显示出"话剧——政治功利性"、"电影——商业娱乐性"的不同偏向。这两极的交集发生在30年代左翼戏剧人领导"新兴电影"运动之后。由于共同的历史语境,以及一批剧影双栖艺术...
关键词:政治 艺术 娱乐 话剧与电影 软硬电影之争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武汉
《新闻前哨》2012年第11期83-85,共3页廖声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新闻团体研究(1905-1949)>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A860014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是抗日战争初期成立,在中国新闻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新闻团体。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诞生在武汉。在武汉期间,作为民间社团组织,它为团结全国进步力量抗日救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关键词:青记 武汉 新闻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