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

作品数:6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振哲赵海玲郎海涛吕军赵寒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中国地质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与勘探》《中国地质》《现代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岩浆混合成因底侵作用晚三叠世花岗岩矿床成矿系列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黑龙江伊春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成矿作用及成矿能力差异性探讨被引量:4
《地质与勘探》2013年第1期28-38,共11页李仰春 韩振哲 吴淦国 张达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
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主要类型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正长-碱长-碱性花岗岩等,在该地区已发现的与早中生代花岗岩侵入密切相关的铁多金属及金等大小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矽卡岩...
关键词:早中生代花岗岩 矿床成矿系列 成矿作用 成矿能力差异性伊春地区 
小兴安岭东南伊春一带早中生代花岗岩与多金属成矿作用被引量:26
《中国地质》2010年第1期74-87,共14页韩振哲 赵海玲 李娟娟 冷昌恩 吕军 李文龙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资助
小兴安岭东南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中普遍具有岩浆混合成因MME型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同深成岩墙—中基性脉岩群等,反映出壳幔混合成因的特点,而正长-碱长花岗岩具铝质A2型花岗岩的特征,两者的岩相学、主微量及同位...
关键词:矿床成矿系列 早中生代 碰撞后 底侵作用 伊春地区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成因探讨被引量:3
《现代地质》2009年第3期497-507,共11页韩振哲 赵寒冬 吕军 李娟娟 李文龙 王盘喜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8)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岩性变化较大,由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不同岩石类型在野外宏观上呈相互侵入、包裹和渐变的接触关系;在(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均发育微细粒闪长...
关键词:岩浆侵入杂岩体 MME型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小兴安岭东南 晚奥陶世 
黑龙江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铝质A型正长-碱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4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9年第2期97-108,共12页韩振哲 赵海玲 王盘喜 杨霄 牛延宏 赵寒冬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2088)
黑龙江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碱长花岗岩的岩石学和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大多含有高温自形或锥形石英、副矿物萤石和文象结构、晶洞构造等;岩石化学特征上具有高硅、富碱和低钙镁、偏铝质-过铝质特点,...
关键词:正长-碱长花岗岩 铝质A型花岗岩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造山后 伊春地区 
小兴安岭东南端晚石炭世大岭环斑花岗岩成因被引量:8
《中国地质》2008年第3期399-409,共11页韩振哲 赵海玲 郎海涛 王先德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8)资助
在小兴安岭东南端的鹤岗—伊春市交界处大岭一带的晚石炭世弱片麻状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发育环斑结构长石,多以呈自形宽板状或宽板柱状的碱性长石内核和斜长石外薄壳组成,少量为不发育斜长石外壳的卵球状、球状,大小为1.5 ̄3.5cm,其...
关键词:环斑结构钾长石似斑晶 MME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小兴安岭东南端 
小兴安岭东南金山屯一带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3
《现代地质》2008年第2期197-206,共10页韩振哲 赵海玲 苏士杰 郎海涛 于荣文 尹志刚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8)
在小兴安岭东南端金山屯一带,广泛发育近南北向展布的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石组合,岩石中普遍见有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中—基性脉岩群。对岩体及其包体、中—基性脉岩的宏观、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包体形态多呈...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 微粒闪长质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底侵作用 小兴安岭东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