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08)

作品数:20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强相雅芳秦文赵鹏顾燕峰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求实》《宁夏党校学报》《前沿》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公众马克思主义调查数据社会转型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双嵌机制及其新时代回响——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理论建设》2020年第6期107-112,共6页赵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整研究”(14ZDA05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阶段社会大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研究”(12AZD008)。
列宁青年教育思想是列宁在长期革命和探索实践中形成的,是关于如何看待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等问题思考的理论成果。文章重新解读列宁青年教育思想,开拓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新境界,实现谋发展与育新人双嵌机制,...
关键词:列宁 青年教育 双嵌机制 新时代 中国青年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56-62,共7页钱镇 郭强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14ZDA059);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阶段社会大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研究》(12AZD008)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世情、国情与党情,习近平总书记就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作了系列重要论述,'美好生活'成为国内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期,国内学者围绕'美好生活'的生成背景、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实现路径等诸...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美好生活 研究 述评 
我国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96-109,共14页赵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14ZDA05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阶段社会大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研究"(12AZD008)
精神文化生活是人作为个体实现个体价值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了解我国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实际状况,对于提升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
关键词:社会公众 当下心态 文化活动 价值倾向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十大坚持”
《福州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38-42,共5页赵鹏 郭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14ZDA05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阶段社会大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研究"(12AZD008)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探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借鉴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念、当代世界社会治理理论以及中国当代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的问题,高瞻远瞩,提出一系列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揭示...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社会治理 创新 坚持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传承与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被引量:4
《宁夏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80-85,共6页钱镇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14ZDA059);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阶段社会大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研究"(12AZD008)阶段性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传承与创新,是理论、政治与实践三重逻辑的有机统一,蕴含了发展的基本立场、依靠力量、价值目标与价值评价等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们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 创新发展 
土家族“摆手堂”的空间记忆建构
《民族论坛》2016年第7期25-28,共4页彭书跃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12AZD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记忆的发生是与文化空间分不开的,摆手舞作为土家族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与摆手堂紧密相联。摆手堂从建筑结构、神堂里的实物摆设、民间故事的讲述、以及周边的村寨生活空间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整个摆手舞赖以存在的文化空间,土家民...
关键词:文化记忆 文化空间 摆手堂 
哲学视阈下可持续意识的四重维度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64-67,共4页相雅芳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现阶段社会大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2AZD008);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4ZDA059)的阶段性成果
可持续意识作为一种发展范式,具有深层次的哲学意蕴:在认识论层面坚持人、自然和社会辩证统一,在价值论层面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在实践层面遵循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规范。哲学视阈下的可持续意识具有四重维度:思想维度的观念意识、价值...
关键词:哲学意蕴 观念意识 伦理意识 责任意识 消费意识 
社会脱落:现代性视域下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思考被引量:1
《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4-8,共5页相雅芳 
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现阶段社会大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2AZD008);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4ZDA059)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的本质的统一。现代性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触及人、自然和社会的本位,引起人的生存困境。社会脱落是人的生存困境的标志。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主体性哲学下的世界祛魅、理性哲学下的科技...
关键词:现代性 社会脱落 原因 特征 
马克思与罗尔斯顿生态观:比较及启示被引量:3
《理论探索》2015年第4期37-41,共5页郭强 相雅芳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现阶段社会大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研究”(12AZD008);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14ZDA059),负责人郭强
马克思和罗尔斯顿生态观具有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他们都关注生态问题;肯定自然先在性,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们的生态观本质差异体现在:马克思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而罗尔斯顿是以培育人...
关键词:马克思 罗尔斯顿 生态观 比较 启示 
脱落命题:个人、社会和自然之关系有机性的本体论追问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75-80,共6页相雅芳 郭强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2AZD008);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14ZDA059)
个人、社会和自然构成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但社会分化打破了个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有机性,引起自然从社会中分离、个人从社会中孤立,表现为纯自然的消失,风险社会的形成,社会个体化、碎片化和沙化等方面特征。为了人类社会能够持续下去,...
关键词:个人 社会 自然 脱落 有机性 本体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