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113)

作品数:12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锦旗郑有飞王国祥郑建伟宋玉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黄河》《生态学杂志》《生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菹草溶解氧水生生物生态修复盖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温升高对水体性质及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8
《水生态学杂志》2020年第1期100-109,共10页王锦旗 宋玉芝 黄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5YJCZH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5113).
全球变暖导致水温升高,河流、湖泊普遍升温,而这种增温趋势还将加剧。水温升高,直接导致水体稳定度提高,垂向对流减少,分层现象加剧,冰河解冻提前,水体封冻期缩短;间接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尤其底层水体缺氧现象更加严重,底层水体缺...
关键词:水温升高 缺氧 分层 栖息地变化 气候诱导富营养化 
不同UV-B辐射时间对菹草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湿地科学》2016年第4期484-492,共9页王锦旗 宋玉芝 郑建伟 吴芳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5YJCZH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5113)资助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衰亡的原因一直是水体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认为,强光照是促进菹草衰亡的关键因素。分别将菹草幼苗置于150μW/cm2剂量的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75-320 nm)辐射下,设置4种UV-B辐射持续时间处理...
关键词:菹草 UV-B辐射 表型可塑性 觅食行为 株高 石芽 
紫外辐射在气-水界面衰减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被引量:2
《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第10期1660-1667,共8页王锦旗 陈霞 宋玉芝 郑建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15YJCZH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5113)
为研究紫外线从大气进入水体的衰减状况,利用SpectroSense2光谱仪测量了大气及水体表层的UVR(UV-A+UV-B)、UV-A、UV-B强度,同时测定相关水体环境因子,并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UVR、UV-A、UV-B从大气进入水体表层后随即产生衰减...
关键词:紫外辐射 衰减率 藻类含量 入射角度 浊度 
三种漂浮植物对水体净化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第3期54-58,63,共6页王锦旗 郑建伟 薛艳 王国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1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9109);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研究三种漂浮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对生长有凤眼莲、浮萍及槐叶萍的静止水体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漂浮植物对改善水体透明度意义不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旦盖度达到100%,对水质无明显改善水质作用,其中水体DO含量降低,水体TN、TP、...
关键词:漂浮植物 盖度 静止水体 透明度 水质 
紫外辐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8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1期263-273,共11页王锦旗 郑有飞 薛艳 吴芳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5113和51109109);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
紫外辐射对陆生植物的生物学效应已被广泛研究,对水生生物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紫外线在水体中渗透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紫外辐射对浮游细菌和微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藻类、鱼卵和幼鱼、鱼类...
关键词:紫外辐射 渗透 水环境 水生生物 水生生态系统 
不同流速下溢流堰对河道水质的影响被引量:4
《人民黄河》2014年第11期62-64,68,共4页王锦旗 王国祥 郑建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5113);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对不同流速条件下水体经过45°阶梯式溢流堰坝体后水体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物指标的定期监测和分析,探讨阶梯式溢流堰在何种水动力条件下对水体的改善作用最大。结果表明:水体经过溢流堰曝气作用后,不同流速条件下其复氧程度不同,中流...
关键词:溢流堰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总磷 
SWAT模型在三江源地区适用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年第3期102-107,共6页王锦旗 郑有飞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气候变化对三江源水资源的影响模拟研究"(CXZZ11_0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紫外辐射胁迫对菹草衰亡的影响研究"(41105113)资助
为验证SWAT模型在三江源地区运用的可行性,利用SWAT模型对黄河源头地区的地表径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三江源地区水文水资源模拟是可行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变化预测结果与其...
关键词:SWAT模型 三江源 适用性 应用前景 
菹草种群内外溶解氧空间分布日变化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748-755,共8页王锦旗 郑有飞 王国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113)
溶解氧(DO)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菹草种群生长对湖泊水体水质的影响,对南京玄武湖菹草种群内外水体DO含量进行了连续一昼夜的监测,结果表明菹草种群光合作用对水体DO影响显著。时间分布上,种群区水体DO日出后增加,日落...
关键词:湖泊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 ) 溶解氧 垂直分布 水平分布 
玄武湖菹草种群的发生原因及人工收割对水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0
《水生生物学报》2013年第2期300-305,共6页王锦旗 郑有飞 王国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113);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ZZ11_0612)资助
利用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为研究南京玄武湖2005—2006年的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群发生的原因及人工收割对水体的影响,对玄武湖不同湖区定期监测其透明度、溶解氧、pH、TN、TP等水质指...
关键词:应急治理 人工收割 透明度 DO 生态修复 
菹草种群内外水质日变化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13年第4期1195-1203,共9页王锦旗 郑有飞 王国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113)
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群内外水体进行了昼夜连续监测,分析菹草种群内外水质的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种群内DO自日出后增加,日落后持续下降,且与水温变化一致,于19:30左右出现1次明显低谷,后略有恢复,后一直降至日出前后;开阔水...
关键词: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内源污染 溶解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