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3005)

作品数:22被引量:18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荣西李勇邵铁全刘云焕王兴理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威斯康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地质科学》《沉积学报》《地球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早寒武世磷酸盐化灯影组PUNCTATUS腔肠动物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岩相对低渗透储层砂岩岩石力学性质的控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为例被引量:12
《石油学报》2016年第10期1256-1264,共9页程敬华 李荣西 覃小丽 李得路 赵帮胜 李佳佳 吴小力 王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173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41602128)资助
砂岩岩石力学性质对储层压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岩相学观察以及岩石力学试验,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低渗透储层砂岩成岩相类型、岩石力学参数以及可压裂性,分析了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岩相学因素。研究区上古生界低渗透储层...
关键词:成岩相 低渗透储层 砂岩 岩石力学性质 可压裂性 鄂尔多斯盆地 
大巴山纤维状矿物脉体的激光拉曼和电子探针成分特征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568-569,共2页程敬华 赵帮胜 王宁 李佳佳 覃小丽 李得路 吴小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73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310827151062)
近年来,在大巴山前陆构造带及其西邻的米仓山南缘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中发现了铅锌矿化层,已经找到了具有MVT特征的马元大型铅锌矿床(刘树根等,2009),地质流体在其成岩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Li et al.,2012)。天然产出的矿物脉...
关键词:脉体 纤维状 铅锌矿床 电子探针 刘树根 灯影组 拉曼 米仓山 震旦系 生长习性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低渗透储层成因被引量:7
《地质科学》2013年第4期1164-1176,共13页席胜利 李荣西 朱德明 张艳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73005)资助
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复杂而强烈,对储层物性有着重要影响。应用岩相学研究方法,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影响定量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低渗储层成因机理。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研究表明,压实...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 孔隙演化 胶结作用 成岩序列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异常高压驱动石油运移成藏——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多相态烃类沸腾包裹体证据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3年第4期1219-1233,共15页李荣西 刘海情 朱瑞静 邓秀琴 李元昊 郭正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73005)资助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裂隙充填的方解石脉中含有大量多相态烃类包裹体,包括固体沥青+液态油+气态烃3相包裹体、气/液比差别很大(最小仅为5%,最大超过70%)的液态油+气态烃二相包裹体以及纯液态油包裹体、盐水+液态油+...
关键词:油气包裹体 油气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沸腾 岩性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驱动大巴山前陆烃类流体排泄: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证据被引量:10
《沉积学报》2013年第3期516-526,共11页李荣西 董树文 丁磊 施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730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勘项目(编号1212011121117;1212011121095)资助
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被认为是超高压下油气流体形成和排泄的标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一些断裂和下古生界黑色泥岩和泥灰岩烃源岩微裂隙中分布有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成分分析表明其为低镁方解石。纤维状方解石脉δ13CVPDB和δ1...
关键词:纤维状方解石脉 包裹体 超高压流体 流体排泄 大巴山构造带 
有机组分二次离子质谱特征及其裂解机理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年第4期53-56,共4页郑忠文 刘建朝 李荣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3005)
二次离子质谱(SIMS)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分析煤和油气烃源岩有机组分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在介绍SIMS质谱图解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有机组分二次离子组成特征;在综合研究有机组分SIMS质谱图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对有机组分...
关键词:二次离子质谱 角质体 化学键 解离能 裂解 有机组分 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被引量:2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年第2期161-165,共5页王彩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3005)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直罗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近年来新开发的一个主力油气产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表明,直罗油田长6油层组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
关键词: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孔隙类型 长6油层组 直罗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大贵州滩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锶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11
《地质论评》2009年第5期647-652,共6页肖加飞 李荣西 王兴理 魏家庸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114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3005)的成果
位于贵州南部的“大贵州滩”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为一套连续的发育完整的碳酸盐岩。二叠系顶部主要为厚层生物屑泥粒灰岩,而三叠系底部则主要为钙质微生物骨架灰岩及厚层粒泥灰岩。穿过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取样累计厚度81m,...
关键词:锶同位素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碳酸盐岩 大贵州滩 
海进体系域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以黔西南地区三叠系为例被引量:1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年第1期1-5,21,共6页李荣西 魏家庸 肖家飞 王兴理 Lehrmann D J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3005)
层序地层研究表明,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末期(相当于Ladinian-Carnian期)出现了一次与全球同步的大规模海侵,形成了一个向上变深的碳酸盐岩台地淹没沉积层序。垄头组顶部和竹竿坡组分别是海进体系域(TST)的下、上...
关键词: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层序地层 三叠系 黔西南 
陕西宁强早寒武世磷酸盐化具星状表饰胚胎化石研究被引量:3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3期275-280,共6页邵铁全 李勇 刘云焕 杨为先 
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No.1041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173005)资助课题
后生动物胚胎化石研究对了解寒武纪大爆发中生命的个体及系统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陕南早寒武世灯影组宽川铺段发现大量磷酸盐化的球状化石标本,其中的一些为保存有十分精细的星状表饰的胚胎化石,目前发现至少3种具星状纹饰的胚胎化...
关键词:磷酸盐化球状化石 胚胎发育 星状表饰 拉伸构造 早寒武世陕西南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