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4003)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邹玉华祁威周露荣梁栋卢海梁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GPS基于GPS电离层闪烁掩星观测偶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电离层闪烁条件下GNSS信号质量对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202-206,共5页李娇 邹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4003);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项目(20130314)
为了监测桂林(25.29°N,110.33°E;地磁坐标:15.04°N,181.98°E)L波段电离层闪烁,利用桂林的电离层闪烁与TEC监测仪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的观测数据,在相同的电离层闪烁环境下对GPS和GLONASS卫星的信号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GPS和G...
关键词:电离层闪烁 幅度闪烁 
基于GPS无线电掩星观测的偶发E分布特征研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29-32,82,共5页廖清 邹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4003)
为研究全球电离层偶发E(Es)的形态学分布特征,利用COSMIC、GRACE-A和CHAMP掩星观测数据,分析归一化信噪比扰动标准差的全球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归一化信噪比扰动标准差集中在中低纬上空95~110km,在北半球夏季最大,南半球夏季次之,春季...
关键词:偶发E(Es)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 C A码 信噪比 
基于COSMIC掩星观测数据的NmF2全球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447-450,共4页梁栋 邹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4003)
利用COSMIC掩星观测获得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数据,研究了2007-2011年的电离层F2层峰电子密度(NmF2)的全球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赤道电离层异常因地方时和经度而变化,在LT11-LT14期间存在明显的沿经度变化的四峰结构。在北半球夏季夜间,...
关键词:COSMIC F2层峰电子密度 赤道电离层异常 威德尔海异常 
桂林地区GPS电离层闪烁特征分析被引量: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451-455,共5页祁威 邹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4003)
为了研究桂林地区GPS电离层闪烁特征,利用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的GPS电离层闪烁监测数据,分析了幅度闪烁的逐月变化特征和发生的地方时、方位角。结果表明,幅度闪烁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且秋季幅度闪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均比春季大。此外,...
关键词:桂林 GPS电离层 幅度闪烁 
基于GPS掩星观测的全球偶发E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周露荣 邹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4003)
利用COSMIC和GRACE系统提供的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南半球夏季)、2010年6月至8月(北半球夏季)的GPS掩星观测数据,通过分析电离E层高度范围内C/A码信噪比扰动情况,研究偶发E随地理位置、高度和地方时变化的月平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偶发E GPS 无线电掩星 
基于GPS掩星观测的全球扩展F形态学研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508-512,共5页卢海梁 邹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4003)
为研究全球扩展F的形态学特征,利用COSMIC系统提供的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GPS掩星观测数据,通过分析电离层F层高度范围内C/A码信噪比扰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春季(3月、4月和5月)和秋季(9月、10月和11月)期间,存在较强信噪比...
关键词:扩展F GPS GPS-COSMIC无线电掩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