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基金(2009S085)

作品数:5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苏郭兴华夏义兵吴娇颖左明贺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混凝土》《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水泥水界面聚羧酸减水剂液体速凝剂铝酸钠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低引气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7
《混凝土》2012年第9期43-46,共4页赵苏 吴娇颖 张晓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S085)
经分子设计并合成低引气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试验表明低引气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在较小的掺量下,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保塑性好,减水率高,有一定的低引气作用,缓凝效果明显,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较好的影响,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掺入低引...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 低引气 缓凝作用 结构与性能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条件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被引量:15
《混凝土》2012年第5期44-46,49,共4页赵苏 吴娇颖 富尔康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S085)
讨论合成条件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合成条件。试验表明:引发剂用量达到大单体质量的6.8%,大单体、顺丁烯二酸酐、甲基丙烯磺酸钠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235∶0.100∶0.027,反应温度约为80℃,反应时间为6~7 h,制备出了...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 合成条件 反应组分 水泥净浆流动度 
减水剂在水泥-水界面的吸附现象被引量:8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724-728,共5页赵苏 于渤 夏义兵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S085)
目的研究水泥与减水剂在水介质中的一系列界面物理化学现象,分析水泥与减水剂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系统中界面物理化学现象,指导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实践.方法实验选用了萘系减水剂(UNF-5)、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AS)、聚羧酸系减水剂(PC-1,...
关键词:减水剂 界面 吸附现象 分散 
三乙醇胺在水泥-水界面的吸附现象及其促凝作用被引量:15
《混凝土》2010年第4期66-70,共5页赵苏 郭兴华 田静 杨海峰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S085)
研究三乙醇胺(TEA)在水泥-水界面的吸附现象及其促凝作用机理。考察了TEA对水泥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通过表面张力、吸附量,Zeta电位和电导率的测试并借助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其作用机理。在试验条件下,TEA掺量为2%时,促凝效果最佳...
关键词:三乙醇胺 速凝作用 促凝机理 
铝酸钠液体速凝剂性能及作用机理被引量:32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6期1125-1130,共6页赵苏 郭兴华 夏义兵 左明贺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S085)
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量比铝酸钠液体速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其促凝机理及存在最佳掺量的原因.方法测试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铝酸钠液体速凝剂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面电镜手段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
关键词:铝酸钠 液体速凝剂 作用机理 最佳掺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