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89)

作品数:30被引量:1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大平付清松杨浩张京祥卓承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大学东南大学常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学海》更多>>
相关主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空间政治城市更新无锡新区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活在别处——地点的褪色与城市文化焦虑被引量: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胡大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当代城市发展中,存在着三类由技术变迁带来的地方韵味或地方品质消褪现象,它们分别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代表的实时通讯和自媒体使生活本身成为一种远程在场,固定的位置或地点丧失了传统的定位性而成为一种弥漫性和漂浮的抽象节点;城市...
关键词:地点 城市文化 现代性 
超级现代性与速度虚无主义——维希留技术批判之“速度学”视角研究被引量:4
《世界哲学》2017年第6期45-51,共7页卓承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项目编号:11&ZD089)的阶段性成果
维希留以其"速度学"视角阐明在速度暴力支配下的在场之悖论和人之异化,描述了生存本身成为"大恐慌"的速度虚无主义。作为最重要超级现代性理论家之一,他在逻辑上深化了从海德格尔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逻辑。
关键词:超级现代性 速度 虚无主义 后马克思思潮 
“过度决定”与根本决定——阿尔都塞关于辩证法决定作用机制的解释及其意义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5期79-86,共8页胡大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项目编号:11&ZD0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过度决定"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矛盾观和因果观的一种创造性解释,其目标在于将其与线性因果观和黑格尔哲学的表现因果观区分开来,同时又为科学所要求的因果性提供最低限度的保障。在阿尔都塞那里,"过度决定"与对马克思的"整体"观之深...
关键词:“过度决定” 辩证法 阿尔都塞 
社会空间元理论与解放政治学前提重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被引量:3
《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9期15-24,共10页胡大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核心理论资源。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哈维的"社会空间哲学"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卡斯特的"城市实践体系"理论,再到索亚的"三元辩证法",至梅西的"多元异质轨迹"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持续...
关键词:社会空间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解放政治学 
空间视角与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
《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9期25-30,共6页卓承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由于空间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权力再生产的关键维度,后马克思思潮倾向于从空间出发重建政治本体论和发展自己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这也推动了各种新的空间理论产生。福柯的"规训社会"和"他者空间"、维希留的"速度空间"以及卡斯...
关键词:后马克思思潮 社会空间 放政治 
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内在逻辑与理论旨趣——以列斐伏尔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9期31-37,共7页鲁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只有在对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城市化以及城市生活危机的诊断中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走向当代。马克思主义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仍旧是资本主义批判不可超越的地平线,不是说它已经得出了具体可以适用于今天的详细理论成果,而只能意味着必须以马...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 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 空间生产 社会主义的空间 列斐伏尔 
“地方性空间生产知识”的公正之维被引量:4
《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73-78,共6页胡大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
在我国城市发展中,不应该将公正理解为一种伦理呼唤,通过将其纳入"地方性空间生产知识",可以转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规范理念与原则,有助于改善当代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过程,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推动新文明的创造。当前,发展的时间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市化 空间生产 社会公正 
都市马克思主义导论被引量:19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5-13,2+146,共9页胡大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成果之一
城市、地理和空间已经成为今天马克思主义介入社会实践的重要领域,以其为落脚点产生了都市马克思主义动态。通过元理论拓展和社会历史条件分析,马克思主义有助于阐明空间再造与生产关系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实现机制,剖析社会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城市研究 新型城镇化 
列斐伏尔与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学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2-26,146,共5页金正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成果之一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已经成为当代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核心领域,通过把马克思的核心范畴、主题运用到空间分析,他不仅在空间分析中充分发展了辩证法思想,而且提出了以城市权为中心的空间政治学设想。列斐伏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围绕资本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列斐伏尔 空间政治学 
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维透视与空间政治再赋权——以哈维的“统一场论”为参照被引量: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11,共6页付清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江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人选资助项目
广义上的不平衡地理发展表达着历史的多样性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不平衡地理发展实现了一次本质转移,对它的认知形成了播化论、建构主义、环境决定论和地缘政治学四种模式。哈维的"统一场论"通过关系、过程和总体辩证法重构...
关键词:不平衡地理发展 统一场论 空间生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