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778)

作品数:8被引量: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敏韩振坤代恒袁丽崔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对氧磷酶有机磷中毒毒代动力学敌敌畏对氧磷酶1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脂肪乳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肾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2年第2期121-123,共3页李刚 其其格 孙健波 金帅 贾冬 桑珍珍 赵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778)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的肾损伤程度分析,脂肪乳对急性有机磷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封闭大鼠48只,随机分为A,B,C,D 4组,予敌敌畏11mg/kg腹腔注射染毒。A组为盐水对照组,染毒后予生理盐水(5mL/kg)静脉注射;B组为脂肪乳对照...
关键词:中毒 脂肪乳剂 静脉注射用 肾损伤 
对氧磷酶1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急救医学》2012年第1期72-75,共4页韩振坤(综述) 赵敏(审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671778)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是一类广谱的非专一性酯酶。PON家族至少有三个成员:PON1、PON2和PON3。PON1在有机磷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一个开发治疗有机磷中毒有前途的药物。本文综述了PON1的性质、多态性、催化活性及PON...
关键词:对氧磷酶 酯酶 有机磷中毒 多态性 
对氧磷酶1对敌敌畏毒代动力学的影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975-978,共4页李铁刚 王娜娜 赵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778);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05L480)
目的通过研究对氧磷酶1(PON1)对有机磷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证明PON1是有前景的有机磷催化清除剂。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染毒组(A组):腹腔注射敌敌畏(DDVP)10 mg/kg;PON1预处理组(B组):尾静脉注射纯化兔血清PON1 9 600 U/kg,30 min...
关键词:对氧磷酶1 敌敌畏 毒物代谢动力学 
多次活性炭灌胃对大鼠血浆敌敌畏浓度的影响被引量:7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年第6期606-609,共4页袁丽 王娜娜 代恒 韩振坤 赵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778);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5L480)
目的 探讨活性炭灌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对照组(A组)、单次活性炭番泻叶组(B组)和多次活性炭番泻叶组(C组),每组10只.A组按35 mg/kg剂量经口敌敌畏染毒,...
关键词:敌敌畏 活性炭 有机磷中毒 口服 液相色谱-质谱连用 大鼠 毒代动力学 统计矩模型 
对氧磷酶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被引量:6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87-91,共5页韩振坤 孙建波 刘丹 胡海洋 陈大为 顾鹏毅 赵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778);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5L480)
目的研制对氧磷酶长循环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对氧磷酶长循环脂质体,采用凝胶柱法测定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药脂比、胆固醇用量、聚乙二醇-胆固醇用量、离子强度等对脂质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
关键词:对氧磷酶 长循环脂质体 薄膜分散法 蛋白 粒度分布 
一种简单的大鼠颈动脉插管及插管模型改进被引量:10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798-799,共2页代恒 韩振坤 李雯琪 赵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778);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5L480)
利用临床常见的硬膜外麻醉导管和输液器部件制作简便实用的大鼠颈动脉插管导管。对动脉留置管放置进行改进,通过"S"形皮下留置导管,改变抓取大鼠时动脉插管的受力方向,减少脱落风险。
关键词:大鼠 颈动脉插管 连续定时采血 
兔血清中对氧磷酶的提取和纯化被引量:6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490-492,共3页赵敏 崔玥 袁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778);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5L480)
目的从兔血清中提纯对氧磷酶并纯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的方法,从兔血清中提取对氧磷酶并进行部分纯化。比色法检测待测样品中对氧磷酶的活性,垂直板电泳的方法检测纯化的对氧磷酶的纯度。采用体外解毒的方法,以1.5倍的LD50的敌敌畏(75 m...
关键词:对氧磷酶 对氧磷 有机磷化合物 
对氧磷酶在有机磷中毒中的防治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年第2期219-221,共3页崔玥 赵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778)
(paraoxonase,PON)于1953年被发现,因其能水解对氧磷而得名对氧磷酶。PON存在于多种微生物、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及哺乳动物体内,以兔血清PON活性最高。PON主要由肝脏分泌,广泛存在于肝、肾、脑、血液等器官中,以肝和血液中的PO...
关键词:对氧磷酶 有机磷中毒 PON活性 防治 高密度脂蛋白 爬行动物 动物体内 肝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