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ZS023)

作品数:14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左双文饶品良朱怀远陈伟吴新风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史学月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国民政府交涉战后中苏关系民众运动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1939年天津事件后的国民外交运动——兼论国民政府与中共的应对被引量:1
《理论界》2010年第9期109-110,共2页曾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项目批准号03BZS023)的阶段成果
1939年的天津事件是在抗战初期中国民族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事件发生后,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谈判中向日本妥协,此举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英日协定的签订更是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民外交运动。对于事件后的国民外交运动,国...
关键词:天津事件 国民外交运动 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美援”与民意间的抉择——评1947~1948年间国民政府的对美、对内政策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139-142,共4页陈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项目号:03BZS023)的阶段性成果
在1947~1948年间进行"的反美扶日"运动及抗议美国援华法案的斗争中",美援"成为国民政府与美国、民众间三方关系变化的主要动因。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和美援因素影响,国民政府在对内、对美政策上陷于左右矛盾的困境之中,而其最终违逆民意...
关键词:国民政府 民众运动 美援 反美扶日 
战后初期开放对日贸易问题上的中国政府与民众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08年第4期100-107,共8页左双文 朱怀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的前期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3BZS023
1947年6月9日,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利益的考虑,单方面宣布开放对日私人贸易。这一加速复兴日本经济的措施,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国民政府和民众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这一涉及中华民族重要利益的事件作出了迥然不同的反应。在各界...
关键词:开放对日贸易问题 国民政府 民众舆论 
榆关抗战与国际舆论的反应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05-107,共3页吴新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3BZS023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之后,为巩固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缓解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从而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使北方出现新的危机。榆关(山海关)地处关内外要道,如日军占领榆关,不仅能切断关内外的联系,还进而威胁华北特别...
关键词:榆关抗战 国际舆论 反应 
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中的民众舆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218-219,共2页张保玉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的一部分;项目批准号:03BZS023
日本于1935年5月和6月,在我国分别制造了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想以此为借口将国民党的势力逐出平津及河北省。国民政府对此依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之政策,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剿共"、严密控制民众舆论。虽然如此,民众还是在国民政府的控...
关键词:河北事件 张北事件 国民政府 民众舆论 
《塘沽协定》和社会各界的反应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44-46,共3页吴新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03BZS023)
《塘沽协定》是中日之间的秘密协定,由于协定"充满战胜国对战败国之形式",而且给中国带来丧权辱固严重后果。在协定签订前,一般民众、社会团体、某些政府官员等对协定持反对和批评态度;协定签订后,社会各界舆论发表了对时局的不同观点,...
关键词:黄郛 《塘沽协定》 民众反应 
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被引量:4
《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3期202-225,共24页左双文 朱怀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的前期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3BZS023
缔结对日和约是二战后国际间的一项重大议题。因其关乎中国利益尤甚,国民政府给与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王世杰及国民政府外交部进行了一系列交涉,努力促成对日和约的签订并试图使其最大限度的有利于中国。但对日和约问题主要取决于当时的...
关键词:王世杰 对日索赔 战后对日和约 否决权 
《1948年援华法》成立过程中的民众反应及其影响
《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76-79,85,共5页陈伟 左双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项目批准号:03BZS0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为美国直接援蒋内战的重要步骤,《1948年援华法》于是年4月2日在美国国会内通过。对于法案的通过,广大中国民众在就美援的深刻影响表示忧虑的同时也就美援资金的用途及其条件与南京国民政府间产生分歧,并最终形成一场激烈的民众抗议...
关键词:援华法案 民众反应 国民政府 战后中美关系 
民众运动与1927年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07年第3期139-141,共3页曾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的一部分
1927年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中的一件大事。在英租界收回的过程中,民众因素起了较大作用,以陈友仁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借助民力,在与英领谈判时顺利地实现其“革命外交”,中共也及时地发动民众将反帝斗争...
关键词:汉口 九江 民众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的《国民外交杂志》被引量:10
《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59-68,共10页左双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外交中的民众因素"的前期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3BZS02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日亟,抗日救亡成为时代的中心议题。1932年3月,以南京国民政府一些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牵头发起成立了"国民外交协会",9月份创刊《国民外交杂志》,以宣传他们的抗日救国主张。这是一批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关键词:国民外交协会 国民外交杂志 刘盥训 抗日救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