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2BS18)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守朋滕绍箴吴忠良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求索》《东北史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清代八旗汉军八旗官员政治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微言”不微 大义昭然——读《微言集》
《东北史地》2014年第6期93-96,共4页孙守朋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S18);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155号)
李治亭先生文集《微言集》于2012年年底出版,虽曰"微言",然内容气象万千,包含了李治亭先生对满洲崛起与中国社会变迁、满洲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等重要问题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李治亭 《微言集》 清史研究 
近代以来清代汉军旗人研究的回溯与反思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8-22,共5页孙守朋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军旗人与清代社会研究"(编号:2012BS1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满族著姓谱牒文献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编号:2012BS15);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汉军旗人群体嬗变研究"(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155号)
清代汉军旗人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自孟森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迄今,汉军旗人研究成果可观。此方面研究大体分为汉军个体与群体研究,后者比前者更体现汉军群体特征,主要集中在汉军旗人组织、地位与历史作用、文化与民族认...
关键词:近代 清代 汉军旗人研究 
呼兰城驻防的设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41-45,共5页吴忠良 
2014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JD34);2012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S18)
雍正末年,为了防止盗采人参,清廷在呼兰地区设置了驻防城。本文主要利用满文档案对呼兰城驻防设置的原因及背景、城郭的建设、官兵及武器的调配、渡船的建造,以及边界的划定和对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办法等作了探讨。这对了解东北地区的八...
关键词:驻防城 呼兰 边界 封禁 
八旗汉军研究的几点认识——兼评《汉军旗人官员与清代政治研究》一书被引量: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8-15,共8页滕绍箴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军旗人与清代社会研究"(编号:2012BS1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满族著姓谱牒文献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编号:2012BS15);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汉军旗人群体嬗变研究"(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155号)
孙守朋博士的《汉军旗人官员与清代政治研究》一书,从八旗研究来讲,选题恰当,见解独到,特殊论断,资料翔实,是一部难得的开拓作品。此书对于整体的八旗汉军来说,是阶段性的成果,如欲较全面地完成一部有分量的八旗汉军研究著作,尚需从内...
关键词:八旗研究 八旗汉军 
清朝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出旗反复现象阐析被引量:1
《求索》2013年第2期68-71,共4页孙守朋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军旗人与清代社会研究"(2012BS18)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出台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出旗政策,而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于旗员规避而停止。道光初年,此政策又准实行。清朝该政策实行的反复过程中,吏治问题和八旗生计问题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而后者起着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清朝 职官 汉军出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