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9-10D93)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庆跃杨勇王琼烽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社会主义》《学术论坛》《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解放战争期间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李大钊在建党时期思想论争中的重要作用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282-282,共1页杨勇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及启示>(AHSKF09-10D93)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三次重要论战对中共建党而言,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李大钊作为论战主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核心骨干作用,无疑成为持守马克思主义方最杰出的代表。此期间,在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进程中,促进了马克思主...
关键词:李大钊 建党时期 思想论争 马克思主义 
论解放战争期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被引量:1
《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142-145,共4页朱庆跃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及启示》(项目编号AHSKF09-10D93);安徽省思政理论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项目编号2011SZKJSGC8-8)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知识真理功能和价值真理功能两者发挥相统一的实践。从理论功能维度解读,解放战争期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作为知识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承前启后"的革命实践功能以及社会前途...
关键词:解放战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试论毛泽东刘少奇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312-314,共3页杨勇 王琼烽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及启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HSKF09-10D93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刘少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思路和方法,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出了突出贡献。毛泽东与刘少奇提出的以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纠正对民主的错误认...
关键词:毛泽东 刘少奇 人民内部矛盾 方法 
1949—1956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构——基于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的分析被引量:4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朱庆跃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宣传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及基本规律研究"(2008jqw069);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及启示"(AHSKF09-10D93)
1949—1956年,为了促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由主导意识形态向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化,党着力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在观念化意识形态、科学化意识形态、制度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化意识形态等层面进行了新构建。具体来说,...
关键词:1949—1956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社会化 主流意识形态 
论1937~1945年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行表征层面的成熟——从意识形态宣传视域解读
《学术论坛》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朱庆跃 杨勇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及启示"(AHSKF09-10D93)阶段性成果
1937~1945年,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第一次理论性飞跃,它折射出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行表征层面的成熟。这些可以从当时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佐证。
关键词:1937~1945年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意识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