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08SFB2044)

作品数:2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颜运秋周晓明许清清李明耀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商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法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公益诉讼制度起诉主体诉讼立法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各界进言公益诉讼立法跨越公益诉讼制度障碍——“公益诉讼立法建议”研讨会会议综述被引量:2
《经济法论丛》2012年第1期313-332,共20页颜运秋 李明耀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课题“经济法实施机制研究”(08SFB2044);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宏观调控程序法律问题研究”(CLS(2011)B07);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研究”(批准编号GJ2011B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等案件呈频发事态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从福建紫金矿业污染到渤海湾石油泄漏,从"瘦肉精"事件到"三聚氰胺"风波,当下中国正历经着另一场新的、沉重的生存考验。和彰显私益不同,公益的光环在这场考验中...
关键词:诉讼立法 公益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法 颜运秋 受案范围 检察机关 原告资格 直接利害关系 起诉主体  
好事者除外: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被引量:1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75-79,共5页许清清 颜运秋 周晓明 
2008-2010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经济法实施机制研究"(08SFB2044);2011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宏观调控程序法律问题研究"(CLZ(2011)B07);2011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研究"(GJ2011B09)
公益诉讼若采用"任何人"原告标准可能会导致公益诉讼的效果适得其反,还可能侵犯私人权益,对"私权自治"原则造成破坏。采用"好事者除外"原告标准可以较好地修正"任何人"原告标准的两大缺点。法院应推定每一个起诉者都非"好事者",一般应...
关键词: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好事者除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