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B013)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细玲邹晓芟更多>>
相关机构:三明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学术》《三明学院学报》《哲学动态》《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时空科学发展观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体论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社会时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0-12,共3页吴细玲 叶良茂 
200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历史时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B013)
社会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律,体现自身特有的时间和空间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把握国际、国内时空前提下产生的科学理论成果。坚持和践行这个理论体系,实质是节约时间,拓展人类发展的空间,最终进入以自由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自...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时空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交往与社会时间和空间被引量:3
《哲学动态》2010年第2期15-20,共6页吴细玲 
200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B013)研究成果之一
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人的活动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对社会的时间和空间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社会哲学研究中,社会时间和空间同人的活动包括交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问题在列菲伏尔和哈维的研究中得到一些挖掘,但是他们...
关键词:社会时间 交往活动 社会哲学研究 人的活动 早期著作 交往问题 马克思 本体论 
时空坐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东南学术》2009年第6期87-93,共7页叶良茂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历史时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B013)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社会有自身的社会时空特性,以此为基础构建社会时空坐标,可以走民族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时空坐标是在科学把握当代世界社会时空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建立,有利于推进人类社会时空的变化发展以及人自...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时空 坐标 实践 
社会时空维度下的以人为本
《三明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59-264,共6页邹晓芟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B013)
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以及西方人本主义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时空,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中国社会时空条件下,以人为本应有自身特定的内涵。要立足当代中国社会时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关键词:社会时空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时空价值被引量:2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5-8,共4页吴细玲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历史时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8B013)
科学发展观是人类以积极的实践进入自由王国辽阔空间的科学理念,它蕴涵的"又好又快"地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内容彰显了社会时空的价值,是人类节约时间、坚持实践的未来和积极创造人类争取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体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社会时空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