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MZ062)

作品数:17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心林宁华宗刘琼罗巧玲冯惠玲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民族研究》《江西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民族关系族群认同土家族族群性地区民族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明清土司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进程简论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冯惠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MZ062)
自元迄明至于清初,随着土司制度在武陵地区的建立,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民族格局发生了结构性转型。一方面,武陵地区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族际人口交流达到了新的规模。同时,中央王朝为强化国家统治的文化基础,以制度化的...
关键词:元明清(土司)时期 武陵地区 民族关系 发展 
秦汉至隋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简论
《怀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1-4,共4页冯惠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MZ062)
自秦汉至于隋代,武陵地区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央王朝与武陵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武陵地区各民族内部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密切。整体上看来,中央政府对武陵地区的治理原则是"以其故俗治",要在羁縻怀柔,能结合武陵地区的实际采取因地制...
关键词:秦汉至隋时期 武陵地区 民族关系 发展 
国族建构与民族认同的博弈及互惠——民国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刍论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22-130,共9页冯惠玲 陈心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MZ062)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数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现代国家转型历史进程的正式启动,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格局也因之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一方面,在近代"民族——国家"理念的主导下,国家与国族的理念以相当的程度得到普及,中华...
关键词:中华民国 武陵地区 民族关系 
口述历史:“蛮夷”族群社会的田野资料解读——关于“湖北第一苗寨”官坝村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49-53,共5页刘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MZ062)
移民族群在历史发展与变迁中,通过选择、牵强、捏合、附会的记忆来重建社区文化并重塑历史,不仅以此在新生活场域中界定族群边界,建构社区凝聚力,整合族群精神内核,更重要的是,以此达到他们融入主流文化,获取更多生存空间、生存资源以...
关键词:口述史 族群认同 社会发展 社区文化 
公平与效率:公共服务的双重逻辑研究被引量:1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宁华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MZ062)
从价值理想和现实行动两个维度来看,公共服务是在政府职能变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正义观的发展,特别是罗尔斯和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为其理论来源,使其"天然"地奉行公平的价值逻辑,具体表现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诉求。而在现实的公...
关键词:公共服务 公平 效率 政府职责 均等化 选择性 
治理空间的再造:边远山区乡村治理的新路径——以黔江生态移民工程为例被引量:13
《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6期145-151,共7页宁华宗 
湖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农民自组织与农村土地流转研究"(4135058P);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 MZ062)
中国是一个山区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国家,复杂地理条件下分散的生产生活格局成为现代化背景下边远山区乡村治理的最大瓶颈,空间理论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以空间理论为视角,通过对黔江生态移民工程实践的考察,探...
关键词:边远山区 乡村治理 治理空间 空间再造 路径 
民族性的表述:一个土家族社区的民族志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11期83-86,共4页陈心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项目号:11XMZ062)
潭溪土家人藉由对文化习俗的传承、展演与采借彰显着族群身份,通过"民族文化"的创造强化了认同的根基,建构了族群的"姆庇之家"(the House of Muumbi);他们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现实情景选择了"土家族"的身份,又比照社会对于"少数...
关键词:族群性 表述 潭溪社区 
村落旅游的文化表述及其真实性——以鄂西枫香坡侗寨为例被引量: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123-128,共6页陈心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MZ062)阶段性成果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表述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鄂西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实证研究表明,文化表述受制于具体的权利、知识与资源背景;文化"真实性"具有多义、模糊的特征,它只是旅游过程中的"幻象",这种幻象正是东道...
关键词:民族村落 旅游 文化表述 真实性 
当代土家族文学的人类学观照——以孙健忠、叶梅作品为中心的考察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89-94,共6页陈心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MZ062)
孙健忠、叶梅的相关作品一以贯之地以土家族文化为创作的主线和基调,表现出鲜明的"文化为体,文学为用"的特点。对土家族文化的集中呈现与深度阐释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当代土家族文学的代表,并使之获得了区别于其他族别文学的民族特质。...
关键词:孙健忠 叶梅 土家族文学 人类学 
民间节日与族群认同——基于湖南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17-122,共6页陈心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项目号:11XMZ062)的阶段性成果
"五龙"、"六龙"是潭溪土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二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了潭溪土家族的认同与凝聚。一方面,"五龙"、"六龙"为族群成员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为族群文化营造了集中展演的文化空间,强化了共同起源的意识。另一方面,"五龙"、"六...
关键词:土家族 民间节日 族群性 认同 区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