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S020)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兰香陈立正孙占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简牍学研究》《敦煌学辑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日书》日书居延秦人睡虎地秦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睡虎地秦简《日书》看秦人的生命意识观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105-108,共4页赵兰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日书>所见秦汉民众生活"(12BZS020)
生命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的生命观。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秦简《日书》是反映秦人日常生活的基本手册,其内容表面上看是与日常生活行为相关的一些禁忌,但实质贯穿了秦人最基本的生命意识观。《日书》反映出秦...
关键词:秦人 睡虎地秦简 《日书》 生命意识 
从睡虎地秦简《日书》看秦人的幸福观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06-109,共4页赵兰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帛〈日书〉所见秦汉民众生活"(12BZS020)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之一。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是秦人的日常生活手册,书中表达了他们对婚姻美满、夫妻互爱、家庭完整与和睦的向往,能为官有爵是他们的理想,他们期望自己和家人健康长寿,子孙繁衍。这是一种最朴素、最本能...
关键词:日书 秦人 幸福观 
从出土《日书》简看汉代河西一带的民间信仰
《图书馆研究》2015年第6期112-116,共5页赵兰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日书>所见秦汉民众生活"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BZS020
《日书》简反映了汉代河西民众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择吉、杂占、巫术和祭祀都是这一信仰的具体表现行为,它凝结着河西民众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功利心态与信仰情怀。
关键词:日书 河西 民间信仰 
从出土汉简看汉代河西一带的婚丧礼俗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2-65,共4页赵兰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日书>所见秦汉民众生活"(12BZS020)
从出土汉简来看,汉代河西地区早婚现象普遍,婚嫁侈靡之风严重,婚姻以聘娶婚为主要形式,嫁娶择日以《日书》为准。其丧葬礼俗包括奔丧、守丧、葬期、葬日等礼俗内容。
关键词:汉简 河西 婚丧礼俗 
居延新简数术残简再探
《简牍学研究》2014年第1期221-232,共12页孫占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牍日书所见秦汉民众生活研究”(编号:12BZS02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编号:08JZD0036)之阶段性成果
文章对居延新简中若干数术材料进行了新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利用各种传世典籍及出土文献对部份前人未及讨论的数术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第二,依据最新拍摄红外线照片对部份原释文误释、漏释之处做了修订或补充;第三,...
关键词:居延新简 日书 具注历日 
河西汉塞与河西地域建筑文化论被引量:2
《敦煌学辑刊》2014年第2期40-47,共8页赵兰香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金项目"汉简河西屯戌吏卒衣食住行研究"(zyz201104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日书>所见秦汉民众生活"(12BZS020)
河西汉塞具有独特的防御设计理念和因地制宜的建筑方法,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特殊的气候、地质等条件,使得后世居民传承了汉塞的这种理念和建筑方法,并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河西地域建筑文化。
关键词:河西 汉塞 防御 地域 建筑文化 
居延新简所见“禽子”即墨家弟子禽滑厘试说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陈立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20)
居延新简中一枚简上所称"禽子"应即墨家弟子"禽滑厘"。今传先秦两汉典籍中言"禽子"者皆指"禽滑厘"。典籍记载禽子家室富有与简文相契合。在居延边塞遗留的这枚"禽子"简,应该是秦墨后学记载。关于"禽滑厘"姓名的真相仍然是个谜。
关键词:居延新简 禽子 禽滑厘 秦墨 
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初期土地及赋税制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7-41,共5页陈立正 孙占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牍日书所见秦汉民众生活研究"(12BZS020)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及赋税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当时的"名田宅"制度是按照爵位等级授予的,田宅的继承与转让有着严格的法律程序,女子也可继承田宅;当时刍稾税的缴纳标准按民户所受田亩来确定并可纳钱代物;...
关键词:张家山汉简 秦汉史 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