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Z011)

作品数:16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绘荣王天楠张会芸王路遥邓善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山西大学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理论界》《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政治文化达夫社会资本哈特民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资本与制度绩效——以结构型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对象被引量:2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95-101,共7页王天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复兴新成果跟踪研究"(批准号11BZZ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结构型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网络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历史考察、类型甄别和功能解析力图发现社会资本与制度绩效的关系。从渊源来看,历史传统和制度政策相互配合共同构造了社会网络与民主制度的良性循环系统。从类型甄别看,...
关键词:社会资本 制度绩效 社会网络 民主 
论作为社会资本的人际信任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67-271,307,共6页王天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BZZ01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青年招标项目(编号:Indx20150021)
人际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连接人们相互关系的纽带。信任的基础由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和世界观等因素决定,其中平均主义和乐观主义共同构成人际信任的本体。在信任体系中,并非所有类型的信任都能成为社会资本,仅有道德主义、...
关键词:社会资本 人际信任 制度绩效 民主 
社会资本的文化主义转向及其困境——以罗伯特·帕特南的理论为例被引量:1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3-109,共7页张会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复兴新成果跟踪研究"(11BZZO1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资助项目"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论代表人物研究"(20131005301)
社会学领域中以理性选择为基点的社会资本理论与政治学领域中以阿尔蒙德(Gabriel Almond)为先锋的政治文化研究遭遇,一方面使政治文化研究获得快餐式的热销性发展;另一方面造就了政治文化研究与理性选择理论的碰撞,进而在理解文化生成...
关键词:社会资本 社会化 理性选择 文化主义 
文化模式的结盟、解盟与再结盟——维尔达夫斯基论美国政治文化的变化被引量:2
《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98-105,共8页杨绘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复兴新成果跟踪研究"(项目号:11BZZ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模式的统一体,美国政治文化的特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文化差异,其实是各文化模式按照不同比例排列组合的产物。纯粹单一的文化模式难以独自生存...
关键词:美国式个人主义 激进平等主义 维尔达夫斯基 政治文化变化 
英格尔哈特后物质主义理论解读被引量:5
《政治思想史》2014年第3期186-195,200,共10页王路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复兴新成果跟踪研究"(项目号:11BZZ011)的阶段成果
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理论是他在构建其政治文化理论体系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最广、为其引来批评和赞誉最多的一步。通过对追踪数据的检验,英格尔哈特证明了匮乏假设和社会化假设对价值观排序的影响,建立了后物质主义理论,同时...
关键词:英格尔哈特 后物质主义 现代化理论 
左翼威权主义人格真的存在吗
《法大研究生》2014年第1期343-356,共14页邓善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ZZ011)“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复兴新成果跟踪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资助项目(20131005301)“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论代表人物研究”
在理论上,左翼威权主义人格被认为是一种与亲法西斯右翼威权主义人格相对的人格类型,从提出之初便与共产主义和左翼运动紧密相关。它不仅被看作是民主转型失败所产生的缺陷型人格,而且还因为与西方模式分道扬镳而被视为'反动'的典型。然...
关键词:左翼威权主义人格 右翼威权主义人格 共产主义 法西斯主义 
政治文化研究的多元历史传统:一个方法论的分析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4期45-50,2,共6页卢春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复兴新成果跟踪研究"(11BZZ011)
自20世纪8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复兴之后,研究者们关于政治文化研究方法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并形成了实证主义范式与解释主义范式两大方法论流派。从根本上讲,这两种流派之争源于其不同的历史传统,解释主义范式主要受法国社会学传统与德...
关键词:政治文化 多元历史传统 政治文化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 解释主义 
英格尔哈特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究被引量:15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0-66,共7页王天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BZZ011)
英格尔哈特在探讨发达工业社会文化转型问题时提出了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用以说明政治文化转型的路径与方式。他用资源匮乏假设和社会化假设论证代际价值观转变的条件,同时对该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模型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对相关理论提...
关键词:英格尔哈特 代际价值观 政治文化 现代化转型 
外生性与预见性:艾伦·维尔达夫斯基论政治偏好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13年第11期53-57,共5页杨绘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Z011)
经济学家假定人与生俱来是"理性人",其追逐经济效用的偏好是内生的;而诸如政治学等社科领域内的大部分理论家,常常关注人们如何得到自己所偏好的东西,几乎不去追问这种偏好从何而来或用生活常识解释之。维尔达夫斯基反对偏好内生说,亦...
关键词:外生性 预见性 维尔达夫斯基 政治偏好 
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兴起及其意义探析
《理论界》2013年第5期19-21,共3页王天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复兴新成果跟踪研究"(批准号:11BZZ011)的阶段性成果
西方政治文化理论是当代政治科学领域的主要分支,政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范式。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兴起背后蕴含着多元、复杂的因素。悠久的历史源流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素材,多学科交叉发展为政治文化内涵的厘清、外...
关键词:西方 政治文化理论 理论范式 研究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