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4000319)

作品数:12被引量:6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宝嘉侯建华高立杰朱新玉董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北方学院承德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江苏农业科学》《草业学报》《林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多样性土壤节肢动物鸟类群落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7
《草业学报》2013年第4期27-34,共8页高立杰 侯建华 安哲 高宝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626);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4000319)资助
为了解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对这一地区不同植被地带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53 722只,隶属于6门11纲27目(类)。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柄眼目、小蚓类、弹尾目和膜翅目,中小型土壤...
关键词: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森林草原交错带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 
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同功能种团组成及分布被引量:11
《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478-481,共4页朱新玉 高宝嘉 胡云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070626);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C2004000319)
通过对森林草原交错带地区土壤节肢动物的野外调查,研究交错带地区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同功能种团组成、分布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节肢动物营养方式以腐食性为主,捕食性、植食性土壤节肢动物较少,反映出土壤节肢动物对地上生态...
关键词:交错带 土壤节肢动物 同功能种团 群落组成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18期9629-9630,9686,共3页马冬雪 高宝嘉 田永璐 侯建华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4000319)资助
2008年3~5月利用手捡法对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动物标本1 436只,隶属于3门8纲22目(类),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柄眼目、小蚓类、弹尾目及膜翅目,常见类群为大蚓类、地蜈蚣目、前鳃亚纲...
关键词: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森林-草原交错带 内蒙古高原 
森林-草原交错带湿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被引量:1
《河北林果研究》2010年第2期121-123,共3页国志峰 高宝嘉 高立杰 侯建华 田永路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4000319)资助
2008年3—5月利用Baermann湿漏斗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湿生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动物标本36 336只,隶属于3门3纲3目(类),优势类群为小杆目线虫(97.55%),常见类群为线蚓类(2.20%)。湿生土壤动物群落...
关键词:土壤动物 湿生 群落 森林-草原交错带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人工针叶林恢复对鸟类群落的影响被引量:4
《林业科学》2009年第5期115-120,共6页侯建华 董建新 高立杰 高宝嘉 李兰会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04000319)
2005—2006年夏季在河北塞罕坝地区运用固定样线法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人工针叶林恢复形成的40年生人工针叶林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并同自然恢复形成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和天然针阔混交林进行比较。共记录鸟类39种,分别隶属于8目17科。结果表明...
关键词:鸟类群落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人工针叶林 恢复 
森林-草原交错带天然次生林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92-95,共4页董建新 侯建华 高立杰 高宝嘉 刘玉芝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4000319);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517)资助项目
为研究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不同林型鸟类群落特征,2005—2006年夏季对其天然次生林夏季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鸟类8目17科36种,天然次生林鸟类占该地区夏季鸟类总数的49.32%。其中,鸟类优势种为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
关键词:森林-草原交错带 天然次生林 鸟类群落 多样性 
河北塞罕坝冬季黑琴鸡种群密度调查被引量:6
《动物学杂志》2008年第4期56-58,共3页侯建华 武明录 赵立群 鲁艳华 纪福利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C2004000319)
2007年12月对河北塞罕坝地区的黑琴鸡(Lyrurus tetrix)冬季种群密度进行了专项集中调查。越冬期种群密度为3.26只/km2,与历史资料对比,该地区黑琴鸡种群密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该地区栖息地的质量恶化、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和偷捕偷猎活...
关键词:黑琴鸡 种群密度 冬季 塞罕坝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6
《林业科学》2008年第3期94-101,共8页侯建华 高宝嘉 董建新 高立杰 刘颖华 李兰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626);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4000319)
利用人工网捕等方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15目77科326种,分属于昆虫纲、蛛形纲和多足纲,其中蜘蛛目、双翅目、同翅目、膜翅目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0%以上,为该地区的优势类...
关键词:节肢动物 群落多样性 森林-草原交错带 内蒙古高原 
森林-草原交错带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08年第3期1296-1306,共11页侯建华 高宝嘉 董建新 高立杰 李兰会 房川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04000319)~~
2004-2006年夏季利用样线法研究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规律。共记录鸟类73种,隶属于13目28科56属,鸟类区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鸟类群落物种数和密度年间差异不显著,α多样性随森林-草原交错带...
关键词:鸟类群落 多样性 夏季 森林草原交错带 
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被引量:20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11期2567-2572,共6页朱新玉 高宝嘉 毕华铭 王文勋 袁胜亮 胡云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626);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04000319).
在河北北部的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了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调查,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25类,10420头,分属于6纲24目.交错区地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常见类群有8类,稀有类群15类.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表明,...
关键词:森林-草原交错带 土壤节肢动物 关联度 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