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2QS041-C31-20)

作品数:4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志宇马斌张冈吴彩霞高文星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植物学报》《草业科学》《生态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白沙蒿飞播利用率土壤水植物群落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阿拉善荒漠区土壤因子与白沙蒿人工种群生长的主成分分析被引量:7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5期995-999,共5页马斌 周志宇 张丽莉 高文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环境研究资助项目计划(90102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0048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730100);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2QS041-C31-20)
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阿拉善荒漠区白沙蒿飞播区土壤因子和白沙蒿生长状况,阐明了土壤性质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和群落生长最主要的状况指标。结果表明:(1)各个土壤因子中,6月的土壤含水量是各土壤性质中最重要的因子,贡献率达到63.6%...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种群密度 土壤性质 种群生长 
阿拉善退化沙地飞播植物群落演替趋势研究被引量:3
《生态科学》2007年第1期10-13,17,共5页周志宇 张冈 马斌 张莉丽 高文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环境研究资助项目计划(90102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0048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730100);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2QS041-C31-20)
阿拉善沙地飞播植被的形成和发育与生长季中的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当播种时月降水量大于65mm时,植物群落中高或较高存在度的植物种是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沙鞭(Psammochloa villose)和白沙蒿(Artemisi...
关键词:飞播区 白沙蒿 蒙古沙拐枣 群落演替 限制因子 
阿拉善飞播区沙拐枣利用率的研究被引量:5
《草业科学》2006年第9期88-91,共4页周志宇 吴彩霞 李雪瑞 王斌 张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环境研究资助项目计划(90102011);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2QS041-C31-20)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阿拉善沙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耗水规律,结果表明,阿拉善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是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该植物群落的耗水量则取决于大气降水,降水丰富月份,植物的耗水量大,生长量相应增多;在月降水4mm的条...
关键词:阿拉善沙拐枣 优势种 耗水量 利用率 
阿拉善飞播区白沙蒿利用率的研究被引量:11
《草业科学》2006年第8期12-15,共4页周志宇 吴彩霞 傅华 张冈 马斌 左秀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环境研究资助项目计划(90102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0048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730100);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2QS041-C31-20)
阿拉善沙地隔带交替飞播的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植物群落,经6年开放式利用后,连续2年测定,植被成分中由重要值所表示的重要性百分率白沙蒿为49.85%,是优势种,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为29.34%,...
关键词:白沙蒿 植物群落 土壤水 利用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