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12SB070)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琳佳陈家晃李天霞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印度之行》生态批评生态生态危机生态批评视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寻觅诗意的栖居地 构建和谐的人类家园——《印度之行》的生态学启示被引量:1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73-74,共2页高琳佳 陈家晃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印度之行>中的生态问题之三维透视--一种跨学科对话的尝试";项目编号:12SB070
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征服与统治的生态危机。小说强烈批判了危机背后所产生的强权意识,倡导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以期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
关键词:印度之行 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基于《印度之行》启示的生态成本研究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105-106,共2页李天霞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2SB070)
解读《印度之行》得出一个结论:发展是必然需要生态成本的,把握"度"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从生态成本的角度出发建构理想的生态成本预警机制,也就是说不同项目的发展决策可以通过本地区生态成本的基尼系数与本地区基于生态容量的生态成...
关键词:生态成本 经济发展 生态发展 
《印度之行》解读:生态批评视角被引量:2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0-42,共3页陈家晃 高琳佳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印度之行>中的生态问题之三维透视--一种跨学科对话的尝试(12SB070)
福斯特在作品《印度之行》中反映了印度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等方面的危机,表达了他良好的生态愿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进而实现整个生态和谐。
关键词:《印度之行》 生态批评 生态危机 生态愿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