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08zb057)

作品数:7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信欣崔钶姚力夏丽容何歆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工业用水与废水》《环境工程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资源开发与市场》更多>>
相关主题:生物絮凝剂复合絮凝剂CR(VI)性能研究核桃壳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耐铅产絮克雷伯氏菌胞外聚合物EPS-07吸附水中Pb(Ⅱ)的特性被引量:7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第9期2667-2675,共9页信欣 姚力 崔钶 叶芝祥 羊依金 余静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BGEG1009);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8zb057)
研究抗铅产絮菌株B-07胞外聚合物EPS-07作为吸附剂处理含Pb(Ⅱ)的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80 min,pH为5.5,吸附剂用量为0.8 g/L,溶液中Pb(Ⅱ)初始浓度为50 mg/L时,EPS-07对铅离子的吸附平衡容量为61.5 mg/g。吸附等温式...
关键词:生物吸附:克雷伯氏菌:胞外聚合物 Pb(Ⅱ) 
复合型絮凝剂处理景观水体被引量:2
《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第4期1263-1266,共4页信欣 夏丽容 李虹江 姚力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GEG1009);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8zb057)
利用以生物絮凝剂(1 g/L MBF-28)与化学絮凝剂(5 g/L PAC)复配后的复合絮凝剂CBF28C处理景观水体,考虑了复配比、投加量、pH和投加顺序对处理景观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反应体系为100 mL景观水体,当MBF-28与PAC溶液复配体积比为3...
关键词:景观水 生物絮凝剂 复合絮凝剂 
絮凝剂产生菌B-7的培养条件优化及生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第10期2375-2379,共5页崔钶 信欣 羊依金 任碧秀 夏丽容 裴瑞林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08zb057);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展基金(KYTZ200809)
从成都市土壤中筛选分离了1株具有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7。考察了碳源、氮源、温度、培养时间、pH等多种因素对絮凝剂(MBF-7)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淀粉,氮源为硫酸铵,培养时间...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 培养条件 多糖 生长动力学 
新型复合絮凝剂预处理气田废水被引量:4
《水处理技术》2010年第10期100-104,共5页信欣 何歆 崔钶 夏丽容 裴瑞林 姚力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08zb057);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展基金(KYTZ200809)
从气田废水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絮凝剂产生菌B-27。其絮凝剂MBF-27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物质(质量分数为73.48%),红外光谱图显示絮凝剂为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图,说明絮凝剂MBF-27的絮凝活性物质是其胞外分泌的多糖物质。并将其与化学无...
关键词:复合絮凝剂 FECL3 复配 气田废水 
核桃壳炭化吸附废水中Cr(Ⅵ)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5
《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第10期2273-2277,共5页信欣 何歆 崔钶 陈红燕 孙美娜 姚力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08zb057);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展基金(KYTZ200809)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生物质废物硬壳活性炭,工艺条件为:核桃壳与氯化锌溶液质量比为1∶1.5、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50%、炭化温度300℃、炭化时间90 min、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60 min。对产品比表面积、孔径和表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
关键词:核桃壳 活性炭 CR(VI) 吸附等温方程式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絮凝特性及处理气田废水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第5期385-387,471,共4页何歆 信欣 崔钶 夏丽容 裴瑞林 羊依金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编号:08zb057);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展基金(编号:KYTZ200809)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B—27。考察了碳源、氮源、pH、温度、培养时间等多种因素对絮凝剂(命名MBF—27)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pH为7.0、温度为35℃、...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MBF-27 絮凝 多糖 
磁场作用下电凝聚法处理油气田废水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李兆波 信欣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08zb057);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展基金(KYTZ200809)
研究了磁场作用下,电凝聚法处理油气田废水SS和COD的去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电凝聚法(没有磁场)相比,外加磁场作用,能有效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提高废水SS和COD的去除率。当废水SS和C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0和500 mg/L,pH值...
关键词:磁场 电凝聚 油气田废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