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77700)

作品数:177被引量:127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伟铭陈哲邓涛周传明张俊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地层学杂志》《地球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英文化石义县组早白垩世早寒武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宁义县金家沟义县组砖城子层孢粉组合被引量:13
《古生物学报》2010年第1期44-53,共10页黎文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700)资助
辽宁义县金家沟义县组砖城子层的孢粉组合是以无肋双囊类花粉为主(占组合的70%左右),伴以少量Cicatricosisporites,Jugella,Ephedripites,Jiaohepollis等为特征,其基本面貌与北票黄半吉沟义县组尖山沟层的孢粉组合类似,时代同属早白垩...
关键词:孢粉组合 气候 砖城子层 义县组 贝利亚斯期 
黑龙江鸡东盆地中中新世湖盆演变和植被变化研究被引量:3
《地层学杂志》2007年第3期247-254,共8页舒军武 王伟铭 尹德顺 王金山 
中国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殊学科人才培养基金资助
黑龙江鸡东盆地是受古、新近纪敦密断裂带作用而形成的断陷含煤盆地。依据该盆地91-205钻孔永庆组的岩性变化特点和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识别和阐述了中中新世湖盆发育的3个阶段,即早期湖泊形成发展阶段、中期湖泊扩张最大阶段和晚期湖泊...
关键词:湖盆发育旋回 植被变化 古气候 中中新世 鸡东盆地 黑龙江 
湖南锡矿山剖面晚泥盆世底栖介形类及其大灭绝被引量:5
《古生物学报》2007年第1期1-32,共32页王尚启 马学平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0431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006;40472009)联合资助
研究的底栖介形类化石采自湖南锡矿山剖面晚泥盆世地层,共30属61种,含1新属,2未定属,13新种和20未定种。在晚泥盆世F/F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前和以后,根据底栖介形类的演化特征,分为正常期,包括3—5层;灭绝期,即6层;残存期,包括7,8,9a-c,1...
关键词:底栖介形类 晚泥盆世 F/F生物集群灭绝事件 锡矿山剖面 湖南 
扬子区奥陶纪、志留纪四射珊瑚分类、生物地层与生物古地理新认识被引量:8
《地学前缘》2006年第6期145-152,共8页何心一 陈建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G2000077700)
对扬子区中奥陶世至晚志留世四射珊瑚已发表的属种进行全面清理和厘定。现统计扬子区中奥陶世至晚志留世四射珊瑚约有117个属,其中以晚奥陶世和早志留世珊瑚属数最多。117个属中至少有30个属最早出现在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早志留世地...
关键词:四射珊瑚 扬子区 奥陶纪 志留纪 生物地层学 生物古地理学分类 
桂北地区早石炭世杜内期长身贝类的发现及其生物古地理意义被引量:2
《古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539-550,共12页王海涛 孙元林 陆济璞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G2000077700);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05和40572004)
在广西北部兴安县高尚镇金子山剖面下石炭统鹿寨组底部,新发现了长身贝类腕足化石,包括1新种、1相似种、6未定种和2属种未定类型。这些长身贝类以Productellidae和Productidae科的分子为主,另有少量Echinoconchidae和Monticuliferidae...
关键词:长身贝类 腕足动物 生物古地理 鹿寨组 杜内阶 下石炭统 桂北 
高家山生物群中的黄铁矿化作用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06年第20期2404-2409,共6页蔡耀平 华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272013,4057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332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G2000077700);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批准号:2993CB716805);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批准号:03JK096);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基地创新基金(批准号:XDCX04-02)联合资助.
晚震旦世的高家山生物群是一个以大量黄铁矿化三维保存的管状和锥管状化石为主导的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在黄铁矿化软躯体化石产地极其稀少,尤其是前寒武纪几乎还没有相似化石记录的情况下,对其黄铁矿化作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和独特...
关键词:埋藏学 软躯体化石 黄铁矿化作用 新元古代末期 Conotublfs 陕南 
侏罗纪中蜉属和珠蜉属蜉蝣昆虫化石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8
《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2期268-276,共9页张俊峰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2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700)资助课题。
长期以来,我国昆虫化石研究者所确认,并为众多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所引用,作为地层对比和确定地质时代的两种侏罗系蜉蝣幼虫化石:西伯利亚中蜉(Mesobaetissibirica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和古珠蜉(MesonetaantiquaBrauer,Re...
关键词:蜉蝣昆虫化石 中蜉属 珠蜉属 分类学 地层对比 古生态学 侏罗系 
华南法门期牙形刺的辐射被引量:3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1期9-15,共7页王成源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700)资助
F/F牙形刺灭绝事件以后,牙形刺很快进入复苏期(王成源、Ziegler,2004)。有关法门期牙形刺的辐射,在国内外的文献中还没有详细的论述或论证。本文基于以前对广西桂林垌村和龙门剖面的牙形刺集群灭绝与复苏的研究,2003年又在垌村剖面加密...
关键词:牙形刺 辐射期 法门期 晚triangularis带 华南 
扬子区下、中奥陶统大湾组及其同期地层被引量:18
《地层学杂志》2006年第1期11-20,共10页陈朋飞 詹仁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472002);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700);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ZCX3-SW-149)联合资助
华南扬子区不同地点奥陶纪的岩相、生物相变化显著。下、中奥陶统大湾组及其同期地层的总体走向为南西—北东向,横向上呈带状分布,从近岸到远岸呈渐变过渡。对四川长宁大官山组、贵州桐梓和沿河湄潭组以及湖北宜昌大湾组的比较研究发现...
关键词:大湾组 阿仑尼格期 奥陶纪 扬子区 湄潭组 大官山组 营盘组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磷质小壳化石的再沉积和地层对比问题被引量:25
《地层学杂志》2006年第1期64-74,i0003,共12页薛耀松 周传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3720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SW-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700)资助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的磷酸盐化小壳化石的发现,为早期动物演化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碳酸盐岩地层中的这类小壳化石易于被风化剥离出来并成为磷质颗粒再沉积,这种现象在地层中常能遇到,它会给对某...
关键词:再沉积 磷质小壳化石 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对比 扬子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