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2020)

作品数:2被引量:4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万景林袁道阳李大明张培震郑德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第四纪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临夏盆地裂变径迹砾岩青藏高原气候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构造、气候与砾岩——以积石山和临夏盆地为例被引量:40
《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1期63-69,共7页郑德文 张培震 万景林 袁道阳 李大明 王建平 尹京武 李传友 王志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0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0234040)资助
探讨构造、气候与砾岩的关系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表明积石山地区于8MaB.P.开始构造变形,与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结果和生长地层结果一致,而明显早于积石砾岩出现的时间(3.6MaB.P.)。...
关键词:青藏高原 裂变径迹 构造 砾岩 
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被引量:2
《地球学报》2005年第B09期267-267,共1页郑德文 万景林 张培震 袁道阳 李大明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02020)资助.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以同位素封闭温度理论(Dondson,1973)为依据,以沉积地层中年龄未发生重置的碎屑颗粒为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其沉积源区剥露特征及热演化历史的一种年代学方法。最近20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碎屑颗粒热年代学...
关键词:碎屑颗粒热年代学 临夏盆地 8 MaBP 裂变径迹 热年代学 碎屑颗粒 地质学研究 构造活动 沉积地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