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sk358zd)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汪志国谈家胜更多>>
相关机构:池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池州学院学报》《古今农业》《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宿州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自然灾害清代前期宋元时期救灾历史考察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清代对安徽灾荒的救助:1644-1840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69-72,90,共5页汪志国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008sk358zd);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择选资助项目(皖人社秘[2009]248号)
在清朝前期的197年(1644-1840年)间,今安徽境内有191年发生水灾,170年发生旱灾,此外,还有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清王朝对安徽灾荒的救治有蠲免、赈济、仓储、水利等方式,这些救助方式对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
关键词:清代前期 安徽省 自然灾害 灾荒救助 
清代前期安徽自然灾害的历史考察:1644-1840被引量:3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76-83,共8页汪志国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008sk358zd);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择选资助项目(皖人社秘[2009]248号)
自1644年至1840年的197年间,安徽有191年发生水灾,170年发生旱灾。此外,还有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灾害发生频率,与清代以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清代前期安徽自然灾害呈现出4个特点,即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发...
关键词:清代前期 安徽省 自然灾害 
关于安徽古代自然灾害研究的现实思考
《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40-43,共4页汪志国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8sk358zd);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择选资助项目(皖人社秘[2009]248号)
安徽素有"多灾省"之称,从古代、近代安徽自然灾害对比研究中,不难发现,从西汉到清代前期,今安徽境内的水灾、旱灾的发生频率呈增长之趋势,其他灾害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加,但从整体上来看,古代安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与近代安徽相比,还是较...
关键词:古代安徽 自然灾害 灾害影响 科学救灾 法治救灾 
明代安徽自然灾害及灾荒救治被引量:2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0-16,23,共8页汪志国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008sk358zd);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择选资助项目(皖人社秘[2009]248号)
在明代277年中,江淮大地发生过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各类灾害,灾害频率不仅高于全国同期,而且也比明代以前的安徽高得多。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明王朝采取了各种救灾措施,不论是消极的禳灾之举,还是...
关键词:明代 安徽 自然灾害 灾荒救治 
宋元时期安徽自然灾害探析被引量:7
《古今农业》2011年第2期75-82,共8页汪志国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标号:2008sk358 zd);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择选资助项目(批准文号:皖人社秘[2009] 248号)
宋元时期,在今安徽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震灾、雹灾、雪灾和霜冻等,灾害频率比宋代以前提高多了,特别是水灾更加严重。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宋元王朝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论是消极的禳灾之举,还是积极的治灾之策,对纾缓灾情、...
关键词:宋元时期 安徽 自然灾害 灾荒救治 
宋前时期安徽自然灾害初探被引量:5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88-92,106,共6页汪志国 谈家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S04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008sk358zd);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择选资助项目(皖人社秘[2009]248号)
宋代以前,今安徽境内发生水灾、旱灾、震灾、风灾、雹灾、雪灾和霜冻等自然灾害,其中,水灾、旱灾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是水灾,发生的频率最高。历代中央政府重视救灾,采取蠲赈、仓储和治水等救灾举措,这些措施对纾缓灾情、救助灾民,帮助...
关键词:宋前时期 安徽地区 自然灾害 救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