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01010)

作品数:10被引量:77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盛和陈田蔡建明陆翔兴叶舜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香港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资源学报》《华中建筑》《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动力机制半城市化地区半城市化省际差异GIS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江省绍兴县的城市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探讨被引量:2
《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6期11-18,共8页叶舜赞 刘盛和 杜红亮 陆翔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01010)。
通过对绍兴及其周围地区的实地调研和对相关资料的分析,作者认为,绍兴县是一个半城市化的典型区,并分析了其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前景。文章指出,半城市化的行政区不能没有自己的中心城市,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对行政区划和管理体...
关键词:绍兴县 城市化特征 半城市化地区 动力机制 绿带建设 
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被引量:64
《地理研究》2005年第4期601-610,i0004,共11页刘盛和 叶舜赞 杜红亮 陆翔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01010)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南翼绍兴县的区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归纳了其城市化的特征,说明该县也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作者认为,在后发展国家,人口稠密地区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半城市化现象;这类地区的小城镇还将经历“自下而上...
关键词:半城市化 城市化 绍兴 城市化地区 绍兴县 发展前景 动力机制 浙江省 人口稠密地区 中心城市建设 长江三角洲 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 
城市基础设施如何适应不同类型流动人口的需求分析被引量:7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第2期284-287,共4页黄靖 刘盛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0 10 10 10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批准号 :KECX2 -SW-3 18)资助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并呈现出在城市长期居住的趋势,流动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压力也逐渐显现,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考虑不同类型流动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将是城市规划过程中必然考虑的问题之一.文中...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 流动人口 需求差异 东莞市虎门镇 
中国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的成因探析被引量:39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6期530-535,共6页刘盛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01010);中国科学院知识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 SW 318)
1990~200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已从原来的北高南低态势转变为目前东高西低的格局。这是由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人口分布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对中国各省区1990年和2000...
关键词:省际差异 工业化水平 中国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 拉动效应 区域发展政策 综合经济 探析 转变 负相关 
东莞小城镇外来人口居住空间隔离与整合问题研究被引量:12
《华中建筑》2004年第3期90-92,共3页黄靖 王先文 
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SW-3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101010)
90年代以来,东莞市外采人口集聚及由此带来的居住空间隔离现象十分普遍。通过对4镇8个村庄的问卷和实地调研,初步认为户籍制度的影响和特殊的城市化模式是导致外来人口居住空间隔离的主要原因;并从城市发展与规划的角度,探讨了外来人口...
关键词:小城镇 外来人口 居住空间整合 东莞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被引量:107
《地理学报》2004年第z1期101-108,共8页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01010);中国科学院知识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SW-318)~~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受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的推动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阻碍等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在我国部分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
关键词:半城市化 理论基础 研究重点 中国 
中国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省际差异被引量:73
《地理学报》2003年第6期937-946,共10页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01010); 中国科学院知识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SW-318) ~~
根据2000年中国第5次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的分地区数据,比较了全国及各地区普查及统计口径的非农化水平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认为宜采用普查数据来分析比较各地区非农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中国各地区的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
关键词:中国 非农化水平 城市化 省际差异 数据比较 普查数据 
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被引量:121
《地理研究》2003年第6期760-768,共9页郑艳婷 刘盛和 陈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2 - 30 7);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4 0 10 10 10 )
改革开放以来 ,在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多种动力的复合作用下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 ,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似城非城”...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 判别指标体系 东莞市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被引量:274
《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5期533-540,共8页刘盛和 何书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01010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SW-318)。
论文首先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涵义出发,细分出未变化部分、转移部分和新增部分等3种空间类型,并据此对现有测算土地利用变化速率的数量分析和动态度模型进行了评析,提出了修正后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旨在更为精细和准确地测算各土地利...
关键词: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数量模型 动态度模型 空间分析模型 GIS 动态变化程度 
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与动力机制被引量:173
《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43-50,共8页刘盛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 1 0 1 0 1 0 )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 - SW- 3 1 8- 0 2及 KZCX2 -3 0 7)
本文通过系统地评析国外不同学术派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及管理政策的研究进展 ,指出其研究重点已从归纳空间演替模式深化到探究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 ,从崇尚土地市场的自由运作转向对其进行精...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扩展 土地市场 空间模式 动力机制 可持续发展 耕地保护 生态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