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718003-3-6)

作品数:6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英李斌郑惠芳罗福广陈锋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北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更多>>
相关期刊:《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水产科学》《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热带海洋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管角螺RAPD自然群体养殖人工育苗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广西和广东地区施氏獭蛤3个自然群体的形态差异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6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414-421,共8页李斌 何俊锋 区小玲 苏翔驹 潘英 罗福广 郑惠芳 覃志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60353);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0718003-3-6)
采用形态特征分析和RAPD技术对采自广西北海、防城和广东湛江的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aldii 3个自然群体和越南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20条引物从施氏獭蛤3个群体和越南大獭蛤1个群体的145个...
关键词:施氏獭蛤 RAPD 遗传多样性 形态差异 
中国沿海管角螺4个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9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655-660,共6页罗福广 苏翔驹 区小玲 李斌 潘英 郑惠芳 覃志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353);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0718003-3-6)
利用RAPD技术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4个自然群体(广西北海、广东湛江、浙江温州、江苏连云港)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所选择的19条有效引物在4个自然群体200个个体中总共产生182个扩增片段,片段数量为19 983个,片段大小在25...
关键词:管角螺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RAPD 
我国角螺属不同群体齿舌形态的比较被引量:3
《热带海洋学报》2010年第6期125-129,共5页潘英 李斌 李广林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718003-3-6)
采集我国沿海不同地区的管角螺Hemifusus tuba(Gmelin)、大角螺Hemifusus colosseus(Lamarck)和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 Habe样本,从这3种角螺10个群体中每个群体随机选取10―20个体,进行齿舌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角螺属齿舌上有齿3...
关键词:管角螺Hemifusus tuba(Gmelin) 大角螺Hemifusus colosseus(Lamarck) 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 Habe 齿舌 形态比较 
中国沿海管角螺4个自然群体形态差异的比较被引量:2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65-70,共6页罗福广 李斌 罗平秀 郑惠芳 潘英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0718003-3-6);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00701036)资助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采用7个形态性状对中国北海、温州、湛江、连云港4个管角螺自然群体的形态变异进行分析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北海群体与湛江群体形态最为接近,而温州群体与连云港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
关键词:管角螺 种群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管角螺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试验被引量:18
《水产科学》2008年第11期566-569,共4页潘英 陈锋华 李斌 庞有萍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转0718003-3-6);北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北科合200701036)
试验结果表明,管角螺幼螺生存温度为6-32℃,适宜温度20-30℃。管角螺对低盐具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应盐度为13.0-39.0;生存pH为6.2-10.4,并具有较强的耐干露能力。气温28-30℃,壳高10.0 mm的幼螺干露12 h无死亡,干露24 h和36 h的死亡...
关键词:管角螺 生长率 成活率 温度 盐度 pH 饵料 
管角螺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被引量:23
《水产科学》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潘英 陈锋华 庞有萍 王强哲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537010-1C,桂科转0718003-3-6)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4—30℃的室内人工饲养条件下,管角螺受精卵经30d发育变态为稚螺,孵化率98%。幼螺适宜温度为23—35℃、盐度为13.0~39.0。饵料以双壳贝类为主。经过50d培育,共育出壳高8—32mm的幼螺11.81万个,成活率92...
关键词:管角螺 生物学 人工育苗 养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