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500029)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亦伟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楹联对联楹联艺术典故用典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对联的十大特征及其前景展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69-70,共2页张亦伟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8SJD7500029)
对联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然而长期以来,对联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是因其概括力强、雅俗共赏、适用范围广泛、实际运用价值高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另一方面却因缺乏理论的支撑而在文史上难见其踪影。文章对对联...
关键词:对联 十大特征 前景展望 
论楹联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3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33-34,共2页张亦伟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500029)
楹联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然而长期以来,楹联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是因其概括力强、雅俗共赏、适用范围广泛、实际运用价值高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另一方面却因缺乏理论的支撑而在文史上难见其踪影。
关键词:楹联 本质属性 发展趋势 
论楹联艺术的用典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1-2,16,共3页张亦伟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楹联艺术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项目编号:08SJD7500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楹联又称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堪称国粹。在楹联的创作中,典故的运用是经常性的手法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楹联用典的八种方法,对创作和欣赏楹联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楹联艺术 典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