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07-02Z-01-01)

作品数:6被引量:8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鲁雪松柳少波王晓梅米敬奎张水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学报》《天然气工业》更多>>
相关主题:松辽盆地COCO2成因二氧化碳CO2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松辽盆地幔源成因CO_2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4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第2期253-263,共11页付晓飞 沙威 王磊 刘晓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07-02Z-01-0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115ZG004)
通过深部15s大剖面解译和典型CO2气藏解剖,深入剖析了松辽盆地幔源成因CO2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纵向上CO2气主要富集在营城组火山岩和泉头组三、四段砂岩储层中。与深部热流体(热流底辟体和侵入体)直接相连的、控陷的、控制火山通...
关键词:松辽盆地 CO2 气藏 分布规律 基底断裂 热流体 反转构造 
不同类型生烃模拟实验方法对比与关键技术被引量:33
《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第4期409-414,共6页米敬奎 张水昌 王晓梅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7重大专项项目(07-02Z-01-01)
有机源岩生烃模拟实验是油气资源评价、油气源对比等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目前,该实验方法按其体系封闭程度可分为开放、半开放和封闭3种,各具优缺点,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模拟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中实际反应温度的测定...
关键词:模拟实验 生气能力 开放体系 封闭体系 半开放体系 
松辽盆地幔源CO_2分布规律与运聚成藏机制被引量:11
《石油学报》2009年第5期661-666,共6页鲁雪松 宋岩 柳少波 马淑芳 魏立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07-02Z-01-01)资助
对CO2碳同位素组成和3He/4He值分析表明,松辽盆地高含CO2天然气藏中的CO2皆为幔源成因。在对已发现含CO2天然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松辽盆地CO2在含量、层系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CO2在含量上具有"两端元"的分布特...
关键词:二氧化碳 幔源成因 分布规律 运聚成藏机制 成藏模式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二氧化碳成因及分布主控因素被引量:14
《天然气工业》2009年第3期125-128,共4页鲁雪松 宋岩 王兆宏 马淑芳 柳少波 洪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编号:07-02Z-01-01)的部分研究成果
松辽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复杂,烃类气和CO2大量共存,已发现多个高含CO2气藏。地质和地球化学指标判识表明,松辽盆地高含量的CO2皆来自于上地幔的岩浆脱气。通过对已发现含CO2天然气分布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松辽盆地高含CO2天然气分布的五...
关键词:松辽盆地 CO2成因 分布 断裂 火山岩 主控因素 
松辽盆地高含CO_2气藏储层包裹体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米敬奎 张水昌 王晓梅 陶士振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2007重大专项资助项目(07-02Z-01-01)
对松辽盆地高含CO2气藏储层包裹体及其气体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储层中CO2包裹体不发育,包裹体中CO2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气藏中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别,包裹体中的CO2显示有机成因,而气藏中的CO2显示无机成因;但包裹体中...
关键词:包裹体 气体同位素 CO2成因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二氧化碳成因判识与分布规律被引量:1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第1期97-101,107,共6页鲁雪松 王兆宏 魏立春 柳少波 洪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07-02Z-01-01)
运用CO2碳同位素3、He/4He和CO2/3He比值判断松辽盆地高含量的CO2皆为幔源成因。松辽盆地CO2的分布具有极大的不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CO2在含量上具有"两端元"的分布特征;受区域盖层和储层性质的控制,CO2在层位上主要富集于白...
关键词:幔源成因 运聚通道 成因类型 二氧化碳 松辽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