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TQ060)

作品数:16被引量:13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耀林戴旸叶鹏赵跃徐妙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安徽大学湖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档案学通讯》《中国档案研究》《图书情报知识》《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遗产档案信息共享机制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进展研究
《现代声像档案》2017年第2期9-11,共3页陈师鞠 徐妙妙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群体智慧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0)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全球化急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保护非遗已是全球共识。然而,活态性、流变性等特点使非遗的保护陷入瓶颈。因此,通过建档形成固态非遗档案成为保护非遗的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档工作 保护 国外 档案记录 文化竞争力 理性选择 典型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视化的实现与保障
《现代声像档案》2017年第1期4-6,共3页周耀林 王璐瑶 赵跃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群体智慧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0)的研究成果之一
“互《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二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建档提供了依据。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作用,尤其是利用可视化技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视化技术 遗产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障 信息共享机制 资源作用 公众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视化的实现与保障
《现代声像档案》2016年第6期11-13,共3页周耀林 王璐瑶 赵跃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群体智慧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二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建档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档案 可视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障 信息共享机制 遗产法 建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视化的实现与保障被引量:9
《中国档案》2016年第6期66-67,共2页周耀林 王璐瑶 赵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群体智慧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二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建档提供了依据。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作用,尤其是利用可视化技术,将静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视化技术 遗产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障 信息共享机制 资源作用 公众服务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进展研究被引量:13
《中国档案》2016年第6期74-75,共2页陈师鞠 徐妙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群体智慧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0)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全球化急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保护非遗已是全球共识。然而,活态性、流变性等特点使非遗的保护陷入瓶颈。因此,通过建档形成固态非遗档案成为保护非遗的重要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档工作 保护 国外 档案记录 文化竞争力 理性选择 典型案例 
论中国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基于群体智慧的SMART模型被引量:1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2期100-112,共13页周耀林 黄川川 叶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TQ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TQ082);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与武汉大学合作项目(ISTIC 2014-2015)
刺绣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理论建构、工艺技法和内容展现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刺绣保护与传承模式。刺绣的时空特征与载体特征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刺绣 民族服饰 SMART模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长期保存标准体系建设被引量:9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6年第1期38-43,51,共7页周耀林 李丛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群体智慧模式"研究>(13BTQ06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15BTQ082);武汉大学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项目"数字信息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14G529)的成果之一
本文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长期保存标准建设现状,阐释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长期保存标准体系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长期保存标准体系的原则及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构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保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长期保存 标准体系 基本框架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的现状、机制及对策被引量:13
《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9期115-124,2,共10页叶鹏 周耀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群体智慧模式”研究》(13BTQ06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15BTQ082);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与武汉大学合作项目“数字信息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属于档案研究与应用领域,其成果和进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支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的工作体系有待拓展,保护实施工作需引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理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档式保护 机制 对策 
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模式探析被引量:5
《中国档案研究》2015年第1期111-131,共21页周耀林 赵跃 戴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群体智慧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3BTQ060)、《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编号:15BTQ082);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与武汉大学合作项目《数宇信息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研究》成果之一
2003年以来,在'自下而上'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探索的道路上,群体智慧理论开始被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来。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案例的总结,借助群体智慧理论进行分析,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资源建设 群体智慧模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3
《档案学研究》2014年第5期35-39,共5页戴旸 李财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3BTQ060);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CTQ038);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YJC870005);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SKQN1108)的成果之一
非遗建档标准体系是我国非遗建档宏观规划、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却显得极为薄弱。本文在总结我国非遗建档标准建设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非遗建档标准体系的思路与原则,并从"两条主线"、"三个维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档 标准体系 构建思路 主要原则 基本框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