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401)

作品数:46被引量:62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安芷生孙有斌蒋复初王书兵周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遥感信息》《中国沙漠》更多>>
相关主题:古气候黄土高原古土壤风尘堆积黄土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沉积物中元素碳的提取、鉴定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被引量:5
《沉积学报》2007年第5期745-752,共8页周斌 沈承德 郑洪波 陈晋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31015;40073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SW-118;KZCX2-108);中-荷科学联盟项目2004CB720506资助
通过化学氧化方法提取沉积物中元素碳物质,采用拉曼光谱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元素碳是介于单晶石墨碳和无定形碳之间的一系列物质,是一种操作上的定义;化学氧化法提取沉积物中元素碳是可靠的,控制好氧化条件和时间,则能有效...
关键词:元素碳 化学氧化法 拉曼光谱 石墨 古气候环境指标 
370ka以来灵台黄土剖面元素碳记录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9
《科学通报》2006年第10期1211-1217,共7页周斌 沈承德 孙彦敏 杨英 易惟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31015,40073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1999043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批准号:KZCX2-SW-118,KZCX2-108);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前沿项目(批准号:GIGCX-04-05,GIGCX-03-06)资助.
通过测定灵台黄土剖面370ka来黄土-古土壤样的元素碳含量,结合相关孢粉资料及古气候替代性指标,讨论了该地区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植被的关系.灵台剖面元素碳含量谷值和峰值出现时的气候状况及变化特征,表明气候不稳定的过渡时期,...
关键词:元素碳 火灾 生物量 气候环境变化 
洛川黄土纳米尺度观察:纳米棒状方解石被引量:17
《地质论评》2005年第6期713-718,i0005-i0006,共8页陈天虎 陈骏 季峻峰 徐惠芳 盛雪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31001;40472026;40173003);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项目(编号2003-1-7);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401)资助成果
本文对洛川黄土剖面典型样品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发现黄土中存在纳米棒状方解石.此类方解石直径30~50 nm,长度几百纳米至几微米.纳米棒状晶体有圆滑地粗细变化和弯曲现象,偶见晶体连接成树枝状或晶体直角连接形成框架状形态.X-射线能...
关键词:黄土 纳米矿物学 纳米棒状方解石 透射电镜(TEM) 
Effect of dead carbon on the^(14)C dating of the speleothe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年第8期817-821,共5页CAIYanjun WarrenBeck ZHANGZhaofeng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rant Nos.KZCX2-SW-118 and KZCX3-SW-120);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Grant No.G1 999043401).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dating results among high-precision TIMS U-series and AMS 14C as well as the published 14C dating results and their band counting ages (i.e. calendar a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
关键词:洞穴堆积物 钟乳石 “死碳” 岩石年龄 测定方法 
洞穴次生碳酸盐中“死碳”对^(14)C法测年的影响被引量:3
《科学通报》2005年第5期459-463,共5页蔡演军 彭子成 W.Beck 张兆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1-Y-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ZCX3-SW-1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401)资助
通过加速器质谱 C 法测年和不平衡铀系热电离质谱(TIMS)法测年结果的对比, 结合已发表的 1414C 法测年结果和对应的日历年代, 研究了特定的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中“死碳”混入比例及其对 C ...
关键词:碳酸盐 14C测年法 年龄 浓度 地层 
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物质流动模式被引量:4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第1期34-42,共9页何洪鸣 周杰 杨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9043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05;KZCX1-10);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LQG0211)资助
在回顾现有典型资源环境系统开发利用模型的基础上 ,引入系统平衡理论建立了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物质流动的动态模型 ,并在随后对该模型展开了分析 .
关键词:区域环境系统 物质流动 平衡态理论 数学模型 动态规划 
中原邙山黄土与末次间冰期以来古季风特征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04年第5期554-560,共7页蒋复初 王书兵 赵志中 傅建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401)国土资源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99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9972060)的成果。
中原邙山赵下峪剖面出露S10以上黄土地层,厚度大于172.1m。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厚15.7m,末次冰期L1黄土厚达77.3m,其中晚冰阶L1LL1黄土、间冰阶L1SS1古土壤和早冰阶L1LL2黄土分别厚41.6m、13.2 m和22.5 m。邙山黄土是厚度最大的晚更新世...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 古季风 气候环境变化 磁化率 粒度 黄土高原 
中国大陆森林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多年冻土线、气候雪线的关系被引量:9
《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第4期289-299,共11页蒋复初 吴锡浩 王书兵 傅建利 王燕 赵志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401);国土资源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991005)成果。
在自然植被垂直带谱上一般以暗针叶林带的上限代表森林线,它的海拔高度取决于温度及其年较差。本文主要根据我国一些地区现代暗针叶林带上限的海拔高程和10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计算出我国的森林线的理论海拔高度,并编绘出我国的森林...
关键词:气象台站 气候 气象资料 多年冻土 高程 空间分布特征 高差 林带 上限 基础 
土壤碳动力学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被引量:6
《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第5期793-801,共9页陶贞 沈承德 易惟熙 高全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典型气候带森林土壤碳循环及碳汇估算的同位素示踪研究"(编号:4023101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水文过程流域生源物质侵蚀通量及性质研究"(编号:03154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编号:G1999043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我国自然环境分异偶合过程与发展趋势"(编号:KZCX2 SW 118)资助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动力学旨在研究土壤有机碳库的大小及更新速率。土壤有机碳库可分为3个亚碳库:"活动"、"缓慢"和"稳定"碳库。碳同位素特别是14C可作为研究土壤碳动力学的理想示踪剂;δ13C值是定量研究C3和C4植...
关键词:土壤碳动力学 碳同位素 土壤有机质 更新速率 全球变化 
塬堡全新世黄土剖面有机质碳同位素的气候记录被引量:13
《地球化学》2004年第2期178-184,共7页何勇 秦大河 任贾文 李凤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0231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G1999043401)
对甘肃临夏塬堡全新世黄土剖面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δ13C变化范围在-28.23‰~-25.19‰之间,平均值为-26.88‰。结合该剖面孢粉以及地层研究结果,观察到在温暖湿润气候期间,δ13C表现为高值,而在干燥寒冷期间,δ13C表现为低...
关键词:全新世 古土壤 碳同位素 气候变化 甘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