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102012)

作品数:54被引量:1533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邵明安陈洪松王克林张兴昌邵宏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水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黄土高原土壤水分黄土区坡地干燥化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土高原旱塬区高产玉米田土壤干燥化与产量波动趋势模拟研究被引量:2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第2期54-58,共5页李军 邵明安 张兴昌 李世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01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77;30471024)资助
为研究黄土高原旱作高产玉米田土壤干燥化与产量波动趋势,利用EPIC模型对黄土高原南部旱塬区玉米水分生产潜力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中期(12a)和长期(30a)定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12a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模拟时段内,旱塬地玉米水分生产潜力...
关键词:玉米 水分生产潜力 土壤干燥化 EPIC模型 黄土高原 
土壤学: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初步研究被引量:2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6年第12期17-17,共1页郭忠升 邵明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230290,9010201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早地区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关系调控、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林草植被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定位研究密度与植物生长、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的关系是确定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实验基础.我们以黄土...
关键词:人工柠条林 土壤旱化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小麦抗旱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与趋势被引量:46
《草业学报》2006年第3期5-17,共13页邵宏波 梁宗锁 邵明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2000018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1020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邵明安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重点项目(90302005);重庆邮电学院博士启动基金(A2005-92);青岛科技大学引进人才基金资助
进入21世纪的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之一是粮食短缺与品质改良。中国是农业大国,形势更加严峻。小麦是我国第二大主要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制约小麦产量的环境因素更加复杂。其中小麦抗旱生理生化...
关键词:小麦 抗旱 生理生化 分子生物学 生物技术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4
《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12002200554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102012)
在防止土壤侵蚀和雨后抑制蒸发的条件下,利用室内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湿润锋运移及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越高,产流越快,平均入渗率越小,达到稳定入渗率的时间也越短;当初始含...
关键词:初始含水率 坡面 土壤水分 湿润锋 入渗 再分布 
黄土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的循环特征被引量:82
《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第10期1853-1857,共5页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12002200554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102012).
在人工、天然降雨条件下,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年(天然降雨条件),荒草地和裸地剖面内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土壤剖面水分...
关键词:黄土区 荒草地 裸地 土壤水分 循环 
人为干扰下子午岭次生林土壤生态因子动态变化被引量:17
《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第9期1586-1590,共5页周正朝 上官周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111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102012);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0030712001);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工程计划资助项目(NCET-04-0955).
对黄土高原陕西子午岭次生林区不同人为扰动条件下林地土壤容重、有机质、团聚体和微生物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砍伐与开垦)对土壤生态因子影响较大,随干扰程度加剧,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土壤有机质由2.2%下降到0.8%.土壤稳定性...
关键词:人为干扰 土壤性质 土壤微生物 次生林地 黄土高原 
长期施肥土壤中酶活性的剖面分布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第6期737-741,749,共6页邱莉萍 刘军 王益权 张兴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901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1063;40371076)资助
对连续25年的长期培肥试验地中土壤剖面酶活性的分布及土壤酶的催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从表层到深层,酶活性依次减小;而多酚氧化酶呈“波浪”型分布。土壤中脲酶、碱性磷...
关键词:长期施肥 酶活性 剖面分布 底物浓度 酶促反应初速度 
黄土区荒草地土壤水平衡的数值模拟被引量:9
《土壤学报》2005年第3期353-359,共7页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102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1200220055413)资助
林草植被深层土壤干燥化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采用人工降雨的试验方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荒草坡地不同水文年土壤水平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植被覆盖率较高时,WAVES模型可以应用于荒草坡地土壤...
关键词:黄土区 荒草地 土壤水平衡 土壤干层 数值模拟 土壤干燥化 
黄土区深层土壤干燥化与土壤水分循环特征被引量:76
《生态学报》2005年第10期2491-2498,共8页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102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资助项目(01200220055413)~~
深层土壤干燥化是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采用人工和天然降雨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荒草地和裸地的土壤水分循环特征,并分析和探讨了深层土壤干燥化的成因.2002年天然降雨量为459.9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
关键词:黄土高原 坡地 土壤干层 土壤水 循环 
黄土区人工林草植被深层土壤干燥化研究进展被引量:57
《林业科学》2005年第4期155-161,共7页陈洪松 王克林 邵明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12002200554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102012)资助。
黄土高原地区深层土壤干燥化(土壤干层)是人工林草植被过度耗水导致土壤水分负平衡的结果。概述土壤干层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干层的特征、类型、量化指标、成因、分布、危害及其缓减对策,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黄土区 土壤干层 植被恢复 土壤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