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3J265)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周宽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百色学院学报》《思想战线》《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中华文明起源动力学分析动力学文明中华文明探源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在仪式中获得永生的有限存在者——关中丧葬仪礼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59-64,共6页赵周宽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关中民俗文化的美育功能与产业化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3J265)
扶风丧葬礼仪是乡民社会小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丧葬仪式中,逝者的文化身份在"血地一体"的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得到准确定位,在繁复多样的仪式中,痛失至亲者的情感得以宣泄,并获得精神的慰藉,个体对于死亡的恐惧得到克服。丧葬仪...
关键词:关中丧葬礼仪 死亡 礼乐传统 象征性永生 
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的方法论意义与观念效应
《百色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28-35,共8页赵周宽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中民俗文化的美育功能与产业化开发研究"(立项号13J265)
中华文明发生萌芽的"玉教说"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富有弹性和精神向度的阐释空间,玉教说的文明发生动力学机制不仅可以阐释文明源头的发生动力,并且可以为当代中华文明的精神革新提供动力,对当代中国精神重建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玉教说” 玉神观 文明动力学 中华文明连续性 “中国梦” 
大传统的思想意义被引量:1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09-115,共7页赵周宽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J265)
从叶舒宪大传统的观念背景和思想谱系出发,运用观念阐释的方法归纳了这一观念在文学人类学和人文学学科整体中的启发意义。分析认为,这一观念将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价值评判问题,示范性阐明人文学科中实证性与阐释的关系,为文...
关键词:大传统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起源 思想考古 
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及其动力学分析被引量:3
《思想战线》2014年第2期30-36,共7页赵周宽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中民俗文化的美育功能与产业化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13J265)
"玉教说"将中华文明起源的内在驱动力探究聚焦于物质—精神一体化的巫教氛围中。"玉教说"为文明源点的复杂动力机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模型,并以大小传统双向互释的方法,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质做出深度阐释。"玉石之路"不仅具有思想...
关键词:中华文明探源 玉教说 文明动力学 思想考古 玉石之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