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XQ-2004-03)

作品数:28被引量:29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智平陈世悦李伟林会喜桑树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校地质学报》《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渤海湾盆地盆地演化石炭-二叠系石炭二叠系临清坳陷东部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古4井及其与邻区煤成气藏的比较研究——兼论临清坳陷东部煤成气勘探方向被引量:2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3期327-332,共6页刘华 
国家油气专项课题(XQ-2004-03)
临清坳陷煤成气藏资源潜力大,但至今仍未取得大的突破。从源岩的埋藏史、生排烃史、断层的活动历史以及由此造成的侧向封堵性入手,通过对临清坳陷东部,尤其是高古4井的解剖,结合渤海湾盆地典型煤成气探井的对比,认为早期(早白垩世末期)...
关键词:临清坳陷东部 上古生界 煤成气 成藏条件 
渤海湾盆地济阳探区石炭-二叠系沉积演化特征
《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9期11-11,共1页吴克峰 
通过对岩性、沉积构造、垂向序列及测井响应等相标志的分析研究,识别出了碳酸盐台地相、泻湖相、潮坪相、障壁岛相、浅水三角洲相和曲流河相等沉积相类型。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济阳探区石炭二叠纪各期的沉积相图。研究...
关键词:济阳探区 石炭-二叠系 沉积演化 
渤海海域区前古近纪构造对上古生界—中生界烃源岩的影响被引量:5
《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第2期146-150,156,共6页周静 吕大炜 陈龙 李增学 刘海燕 郑雪 
国家油气专项资助项目(XQ-2004-03)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区前古近系可划分为5个构造层,通过分析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地层分布,认为渤海海域区地层分布与渤海湾盆地演化有很大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继承性。晚古生代受北部兴蒙洋活动大陆边缘俯冲造山的影响(海西运动)以...
关键词:烃源岩 上古生界 中生界 构造演化 前古近纪 渤海湾盆地 
华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叠合特征与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被引量:5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1-7,共7页彭兆蒙 吴智平 彭仕宓 
国土资源部国家油气专项资助项目(XQ-2004-03)
依据华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叠合过程分析及沉积区与剥蚀区的叠加关系,对华北东部渤海湾地区进行叠合单元划分,并选择处于不同叠合单元的苏桥潜山-文安斜坡、孔西潜山、林樊家凸起等地区,从叠合单元的角度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排烃史、油...
关键词:盆地演化 叠合单元 上古生界 中、新生代 华北东部 
平衡剖面技术在临清坳陷东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2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第2期33-36,41,共5页李伟 吴智平 侯旭波 于洪洲 
国家油气专项计划"华北前第三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XQ-2004-03)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
关键词:平衡剖面 盆地演化 应力场 张性构造 临清坳陷东部 
济阳坳陷中生代负反转构造发育特征被引量:28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18-23,28,共7页侯旭波 吴智平 李伟 
国家油气专项课题(XQ-2004-0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90133120003)
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构造解析、平衡剖面恢复、断层活动速率和反转强度系数等方法,对济阳坳陷中生代负反转构造发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生代负反转构造以断层反转为主要表现形式,走向以NW向为...
关键词:济阳坳陷 负反转断层 几何学特征 反转强度 断层活动性 
水文地质旋回在临清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6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第6期53-55,共3页李国林 
国土资源部国家油气专项研究项目"华北前第三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XQ-2004-03)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沉积环境及构造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分析临清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沙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平均高于孔店组;前寒武系到中奥陶统地层水...
关键词:水文地质旋回 矿化度 渗入水 沉积特征 临清地区 
鹤壁地区石炭-二叠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6期16-20,共5页陈松 曾勇 
国家油气专项资助项目(XQ-2004-03);宿州学院硕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9YSS01)
采集了鹤壁地区石炭-二叠系岩石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稀土元素测试分析。测试样品稀土总量平均值为102.88μg/g,明显低于北美页岩组合样,灰岩样品∑REE较低,粉砂岩∑REE最高;样品δEu为0.45-0.75,平均0.63...
关键词:稀土元素 石炭-二叠系 沉积环境 鹤壁 
华北东部侏罗—白垩纪盆地演化及其对构造运动的响应被引量:15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5期7-12,共6页彭兆蒙 彭仕宓 吴智平 李伟 孔旭 
国家油气专项"华北前第三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编号:XQ-2004-03)
华北东部侏罗—白垩纪盆地演化的阶段性反映了燕山运动的幕式过程.在华北东部侏罗—白垩纪残留盆地分布、沉积充填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恢复了晚中生代华北东部的原型盆地格局.结果表明:早—中侏罗世华北东部处于由...
关键词:华北东部 侏罗-白垩纪 盆地演化 燕山运动 
华北东部侏罗—白垩纪原型盆地及其演化被引量:13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5期37-42,共6页彭兆蒙 彭仕宓 吴智平 李伟 孔旭 
国家油气专项(XQ-2004-03)
在残留盆地展布、地层发育特征以及控盆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恢复了华北东部侏罗—白垩纪的原型盆地格局。研究表明,早—中侏罗世,华北东部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的过渡阶段,为弱挤压成盆期,发育中小型山间盆地,早期盆地走...
关键词:残留盆地 原型盆地 盆地演化 侏罗—白垩纪 华北东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