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FX037)

作品数:17被引量:25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志鹏孙璐高玥高晨晨左海聪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政法论坛》《当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国际法国际法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立场法治中国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的国际法观念:基于国际关系史的分析被引量:6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15年第1期42-94,共53页何志鹏 孙璐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编号: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编号:2012FRLX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的支持
国际法观念是国际关系格局与国际关系中行为体自身状况互构的心理映射,是国际政治结构、国际法形势与行为体自身思想与行动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中国的国际法观念,表现在中国国际法的理论研究和各实践环节,最终形成心理的认知和判断...
关键词:中国 国际法观念 国际关系史 
国际法的中国观念被引量:8
《人大法律评论》2015年第2期201-246,共46页何志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2012FRLX10)的阶段性成果
国际法的中国观念是中国国际法理论的一部分,是中国特色法治理论的一个方面。国际法的中国观念要求充分利用法学理论的观点,并采用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寻求适当的国际法认识。就当前而言,中国适于采取一种尊重现实、基于现实...
关键词:国际法 观念 中国 理论 实践 
菜单、需求与能力:国际争端的解决途径探析被引量:6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5期69-74,共6页何志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FX037);吉林大学重点课题培育项目(2015ZDPY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CKY-SYJC05)
对于一个国家(或其他行为体)和一项特定的争端而言,其解决的方式选择不仅要考虑在所涉争端上可以提供的争端解决途径菜单,也要考虑这个国家在这个争端上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以及这个国家在该争端上所具有的能力是否有助于其达到目标...
关键词:争端 争端解决 国际法 
国际法治的中国表达被引量:46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159-169,共11页何志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2012FRLX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的支持
国际法治的中国表达,即中国如何在国际事务的法治化进程中发表自身的观点、阐述自身的立场、呈现自己的主张、说明自己的实践、显示自身的存在、体现自身的参与。中国对于国际法治的方向与进程的表达是在国际关系中彰显中国观念和立场...
关键词:国际法治 中国观 法治化进程 法治中国 国际关系 司法协助 国际事务 法律体系 
中国与国际法治的完善:历史分析与未来评估被引量:4
《法治研究》2015年第3期105-116,共12页何志鹏 孙璐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项目编号:13FFX037);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法治中国的外交表达";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的支持
国家与国际两级法治具有密切的联系。法治化的国际关系有可能为中国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巧实力。从历史的发展上看,虽然中国长期处于国际法律体制的边缘,但仍为国际关系的法治化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从...
关键词:中国 国际法治 完善 实践 
主权豁免的中国立场被引量:38
《政法论坛》2015年第3期64-80,共17页何志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的支持
近期各国与国际机构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再一次凸现了主权豁免问题的重要意义。在准确把握当前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在强国之路上的方向选择与利益界定,确立中国对于主权豁免的基本态度和具体模式,对于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方...
关键词:主权豁免 国际法 中国 
中国话语的法律表达——基于《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的思考被引量:1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8-16,共9页何志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2012FRLX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CKY-SYJC05)
当前,国际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表达自身利益和意愿的通用语言,中国能否高水平地使用这套法律语言表达自身的关切和意志,直接关乎中国的实力和崛起可能。从纵向的历史比较而言,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
关键词:中国 话语 法律 国际法 表达 
国际法学通论性英语著作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国际法研究》2015年第2期103-116,共14页何志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的支持
国际法学通论性著作不仅是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也代表着学术发展的前沿和总体水平。国际法学通论性英语著作可以按照体量粗略地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个层次。大型著作为多卷本国际法理论和规范的综述,目前较有影响的是《马克斯·普朗克...
关键词:国际法学 英语著作 通论 比较分析 
走向国际法的强国被引量:42
《当代法学》201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何志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走向国际法的强国是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的共同表现和基本经验。国际法的大国包括理论、实践、人才和教育四个方面的指向。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现实要求促动着中国成为国际法的强国。由于文化和历...
关键词:国际法 中国 强国 理论 实践 
国际法上的自决迷题
《武大国际法评论》2015年第1期27-44,共18页左海聪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2012FRLX10)的支持
苏格兰及此前克里米亚全民公决的情势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国际法上的自决问题。在当代世界,不仅分离自决在整个社会效益上并无明显优势,而且迄今为止的国际法并未建立起支持分离自决的规范。在殖民地时代结束后,自决权实现了从独立建国到...
关键词:自决 国际法 宪法 权利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