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9B01)

作品数:8被引量:1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帆隋鹏朱波曾昭海胡跃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草业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根系形态间作种间地上部生长施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稻鸭共生”养分归还特征及水稻植株对氮、磷的吸收被引量:1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年第3期265-269,共5页张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01)资助
"稻鸭共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研究早、晚稻两季"稻鸭共生"养分归还特征及对水稻植株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季"稻鸭共生"后,稻田可增...
关键词:“稻鸭共生” 养分归还 早稻 晚稻 氮吸收 磷吸收 
种间互作和施氮对蚕豆/玉米间作生态系统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1
《生态学报》2011年第6期1617-1630,共14页李玉英 胡汉升 程序 孙建好 李隆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D89B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6CB100200);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30670381)
为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豆科/禾本科间作体系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年在武威绿洲农业试验站应用田间原位根系行分隔技术研究了蚕豆/玉米种间互作和施氮对玉米抽雄期的根系空间分布、根系形态和作物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蚕豆/玉米间作 根系行分隔 根系形态 施氮 地上部生长 
“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稻季N、P循环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11年第4期1093-1100,共8页张帆 隋鹏 陈源泉 高旺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田复合生物共生循环模式与技术研究(2007BAD89B01)
稻鸭共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研究"稻鸭共生"生态系统N、P循环。结果表明:"稻鸭共生"生态系统N、P输出分别为153.50 kg/hm2和59.03kg/hm2,其中...
关键词:“稻鸭共生”生态系统 鸭子系统 土壤子系统 N循环 P循环 
海河低平原区杨农复合模式内作物生产力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
《作物学报》2010年第8期1355-1361,共7页刘月华 陈源泉 朱敏 曲波 隋鹏 高旺盛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7BAD89B01);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06220115D)资助
定位监测河北省衡水地区不同种植格局的杨农复合模式(杨树林龄为6~7年)内土壤含水量、PAR(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析该地区杨农复合模式内作物生产力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杨农复合模式的PAR较粮单作模式降低了32.43%~76....
关键词:杨农复合系统 光合有效辐射 土壤水分 作物生产力 
扩汇节支促循环 推进集约持续农业被引量:2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1期65-68,共4页刘巽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田复合生物共生循环模式与技术的研究>(编号:2007BAD89B01)
农作系统是一种非闭合的人工开放系统,能量与物质在流动过程中被大量散逸,保留的能量和物质将逐步减少;扩汇与节支是促进系统物质循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根据能量加速散逸原理与物质非闭合流动和循环原理的扩汇节支的理论基础,分析了...
关键词:农作系统 扩汇 节支 循环农业 
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混作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32
《草业学报》2009年第6期151-157,共7页王旭 曾昭海 朱波 胡跃高 林叶春 陈恭 芦金生 袁喜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9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9B0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2)资助
本试验以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种植模式的根际土壤为对象,对其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燕麦拔节孕穗期较低,开花期较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至成熟收获期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不同生...
关键词:混作 燕麦 箭筈豌豆 根际微生物 数量 
欧美107杨树提取物体外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1
《广西植物》2009年第2期275-278,共4页周亚明 刘浩 钟灵允 周立刚 隋鹏 郭泽建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6220115D);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01)~~
制备了欧美107杨树枝条和叶的乙醇粗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部分,并测定了它们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枝条和叶的乙醇粗提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以及玉米弯孢等7...
关键词:杨树 提取物 植物病原真菌 抗真菌活性 乙酸乙酯萃取部分 
冬种黑麦草对六种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13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3期225-229,共5页朱波 胡跃高 肖小平 杨光立 张帆 曾昭海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双季稻区冬季绿色覆盖作物土壤微生态研究"(3067122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田地表覆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06BAD15B02和2007BAD89B01)
利用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6种母质发育的土壤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roum Lam.)作为冬季覆盖作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周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微生物量碳、氮影响显著(P<0.05)。其中板页岩土壤微生物量碳...
关键词:双季稻 土壤类型 黑麦草 土壤微生物量 覆盖作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