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SW-119)

作品数:19被引量:1088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旗贾秀勤金惟俊李承东王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香港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科学进展》《地质通报》《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花岗岩地球化学埃达克岩地质意义SR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花岗岩研究的误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五被引量:7
《岩石学报》2008年第10期2212-2218,共7页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7140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KZCX2-SW-119)资助
本文在对花岗岩四大基石(混合作用、结晶分离作用、构造环境和源区)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花岗岩研究存在的三大误区:(1)不恰当地仿效玄武岩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忽视了花岗岩的复杂性。(2)不恰当地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大陆花岗岩问题。板...
关键词:花岗岩 误区 玄武岩 板块构造 地球化学 
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六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08年第10期2219-2236,共18页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7140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KZCX2-SW-119)资助
21世纪的花岗岩怎样研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作者认为,应当对现有的花岗岩理论、流行的说法以及术语等进行清理和反思,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抛弃那些不科学、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逻辑的部分。例如,在花岗岩研究中摈弃结晶分离的理论...
关键词:花岗岩 理论 术语 问题 方向 
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被引量:114
《岩石学报》2008年第6期1193-1204,共12页张旗 王焰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G199904320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1-07和KZCX2-SW-119)资助项目
花岗岩源岩是花岗岩研究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分类实际上反映的是花岗岩的源岩问题。花岗岩幔源、壳源和壳幔混合源的说法被证明是不合适的,花岗岩不可能是幔源的,花岗岩都是壳源的,既然没有了幔源,也就...
关键词:花岗岩 源岩 华北 华南 下地壳 分类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被引量:84
《岩石学报》2007年第6期1239-1251,共13页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国家"973"项目(G199904320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 KZCX2-SW-119)资助的项目.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
关键词:花岗质岩浆 玄武质岩浆 闪长质岩浆 结晶分离作用 哈克图解 鲍文反应系列 
花岗岩混合问题:与玄武岩对比的启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一被引量:90
《岩石学报》2007年第5期1141-1152,共12页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G199904320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KZCX2-SW-119)资助的项目
最近,花岗岩混合成了花岗岩研究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探讨了花岗岩混合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端元组分不同比例的混合来解释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变化。本文从花岗岩与玄武岩的对比出发,探讨了花岗岩混合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作者认为,花岗岩混...
关键词:花岗岩 混合作用 玄武岩 黏性 地球化学 
晚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北界探讨被引量:32
《岩石学报》2007年第4期689-700,共12页张旗 金惟俊 王元龙 李承东 贾秀勤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KZCX2-SW-119)资助的项目
中国东部高原的界线主要是依据埃达克岩的分布确定的。现已知道,高原最北部的中生代埃达克岩主要分布在辽西-冀北-内蒙古南部一带。该区可靠的埃达克岩仅发育在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的早期(如132±5Ma的安家营子花岗岩)。现有资料表明,大...
关键词:中国东部高原 中生代 北界 辽西 义县组 热河生物群 埃达克岩 赞岐岩 
铙钹寨岩体是蛇绿岩吗?——评“也谈铙钹寨超镁铁岩体的成因和构造类型的归属问题”被引量:6
《岩石学报》2006年第12期3079-3084,共6页张旗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023404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 KZCX2-SW-119)资助的项目
王希斌等根据铙钹寨岩体恢复的原岩由亏损强烈的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弱亏损的二辉橄榄岩组成以及有豆荚状铬铁矿存在,认为铙钹寨岩体属于大洋岩石圈地幔,是蛇绿岩的成员;并且还根据岩体存在两种地幔橄榄岩组合进一步推断铙钹寨岩体"可...
关键词:大别 铙钹寨岩体 大洋岩石圈地幔 大陆岩石圈地幔 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 交代地幔 
花岗岩按照压力的分类被引量:64
《地质通报》2006年第11期1274-1278,共5页张旗 王焰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G199904320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1-07和KZCX2-SW-119)资助。
研究表明,中酸性火成岩大致按照Sr=400μg/g和Yb=2μg/g的标志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Sr低Yb(Sr>400×10-6,Yb<2×10-6)、低Sr低Yb(Sr<400×10-6,Yb<2×10-6)、低Sr高Yb(Sr<400×10-6,Yb>2×10-6)和高Sr高Yb(Sr>400×10-6,Yb>2×10-6)...
关键词:花岗岩 分类 SR Yb含量 地球化学 压力 
大洋岩石圈拆沉与大陆下地壳拆沉:不同的机制及意义——兼评“下地壳+岩石圈地幔拆沉模式”被引量:19
《岩石学报》2006年第11期2631-2638,共8页张旗 金惟俊 王元龙 李承东 王焰 贾秀勤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 KZCX2-SW-119)资助的项目。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是地球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认为,大洋岩石圈拆沉和大陆下地壳拆沉是不一样的:(1)拆沉的物质不同。大洋岩石圈拆沉的物质包括大洋地壳、岩石圈地幔甚至一部分软流圈地幔,它们共同进入地幔深部;而大陆...
关键词:大洋岩石圈 大陆下地壳 拆沉作用 机制 岩浆活动 
花岗岩的Sr-Yb分类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31
《岩石学报》2006年第9期2249-2269,共21页张旗 王焰 李承东 王元龙 金惟俊 贾秀勤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G199904320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 KZCX2-SW-119)资助的项目。
研究表明,中酸性岩浆岩(包括 SiO_2>56%的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的 Sr 和 Yb 是两个非常有意义的地球化学指标,如果大致按照 Sr=400×10^(-6)和 Yb=2×10^(-6)为标志,可以划分出4类花岗岩,即:高 Sr 低 Yb(Sr>400×10^(-6),Yb<2×10^(-6)...
关键词:花岗岩 分类 Sr-Yb关系 地球化学 深度 压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