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33)

作品数:6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震中高江涛黄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原文化研究》《南方文物》《宗教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华夏民族华夏联盟酋邦邦国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中心聚落形态、原始宗邑与酋邦社会的整合研究被引量:11
《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5-14,共10页王震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2&ZD133);"上海085社会学学科内涵建设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
原始宗邑是把周代的宗邑概念引申到史前社会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中心聚落形态在中国史前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周代宗邑的原始形态正是史前社会的中心聚落或人类学上的酋邦。中心聚落、原始宗邑和酋邦三者在外在特征和内在功能上是...
关键词:中心聚落 酋邦 原始宗邑 整合 
从尉迟寺婴儿瓮棺上刻画“■”、“■”图像文字看火正世官的起源被引量:3
《南方文物》2014年第4期83-86,共4页王震中 
2012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阶段性成果,受该项目(项目批准号:12&ZD133);“上海085社会学学科内涵建设科研项目”资助
对于大汶口文化陵阳河、大朱家村等遗址出土的“ ”、“ ”图像文字,笔者曾将它解释为新石器时代部族中负责观察大火星(星宿大火)的出没以确定农时的“火正”对于大火星观察祭祀的反映。
关键词:文字 图像 婴儿 起源 大汶口文化 新石器时代 火星 出土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发展与王权形成论纲被引量:5
《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6期5-17,共13页王震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2&ZD133)阶段性成果
近二十年来,笔者先后提出了文明与国家起源路径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进入国家社会之后的"邦国—王国—帝国"说,以及"夏商周三代复合制国家结构"说,并对早期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聚落三形态演进"说采用聚落考古学...
关键词:中心聚落 都邑邦国 复合制 部族国家 民族的国家 
从复合制国家结构看华夏民族的形成被引量:29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182-203,208,共22页王震中 
2012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阶段性成果;受该项目(项目批准号:12&ZD133)资助
民族可以划分为"古代民族"与"近代民族"两种类型,古代华夏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从"自在民族"到"自觉民族"两个发展阶段。夏商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在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觉民族"。作为"自在民族"的华夏民族之所以能...
关键词:华夏民族 族邦联盟 复合制国家结构 
《传道书》结尾诗研究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3期226-230,共5页黄薇 
2012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ZD133);上海085社会学学科内涵建设科研项目资助
一直以来,《传道书》就似乎是整部希伯来圣经中的异类,包含了许多看似与希伯来传统格格不入的异端言论。犹太拉比也曾经讨论是否应当将此卷书列入正典。本篇论文通过分析《传道书》12:1-8的诗歌,尝试回答《传道书》与希伯来传统的关系...
关键词:传道书 寓意诠释 年老 死亡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回顾和反思被引量:5
《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28-35,共8页高江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2&ZD133)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进入到深入研究新阶段。新阶段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动力与模式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与趋势。与国家形成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与结构的考察,是中国文...
关键词:文明起源 回顾 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