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1370)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建平李迅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出版发行研究》《农业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语法化名量词动量词语源词汇化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序数词“第”产生的时代及其语法化历程——兼论“第一”词汇化的时代与动因被引量:4
《古汉语研究》2014年第4期53-57,共5页李建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先秦两汉量词发展史研究"(12YJC740045);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先秦两汉量词研究"(11YYC010);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隋唐五代量词研究"(2012M521370);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
从出土简帛文献来看,序数词"第"产生于秦末汉初;西汉中叶进一步语法化,"第+数词"构式可以修饰名词;东汉初期臻于成熟,并在东汉文献中获得了广泛使用。随着"第+数+名"构式的产生,"第+数+量"、"第+数+量+名"构式早在西汉也已产生。西汉末...
关键词:序数词  语法化 词汇化 
新出土文献在辞书编纂与出版中的价值刍议被引量:1
《出版发行研究》2014年第12期70-72,共3页李迅 李建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C740045);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11YYC010);第52批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2M521370);淮阴师范学院优秀青年人才计划项目(11HSQNS03)
新出土文献为辞书编纂和出版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可以修正辞书传统释义、弥补辞书用例的阙失、增补辞书义项、提前辞书的初始例并明确语源,从而增强辞书释义的妥帖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出土文献 辞书 义项 
先秦两汉粮食容量制度单位量词考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211-217,共7页李建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先秦两汉量词发展史研究:基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045);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先秦两汉量词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1YYC010);第52批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隋唐五代量词研究:基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12M521370)
粮食容量制度量词在先秦两汉量词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度量衡制度中占据核心地位。综合出土和传世文献资料,全面考察先秦两汉时期容量单位系统,对石、斗、斛、升的大小制度,参、龠、鏵等制度详细考证,可以订正辞书释义,弥补释义的...
关键词:先秦两汉 容量单位 量词 度量衡制度 
也谈动量词“顿”产生的时代及其语源——兼与王毅力先生商榷被引量:5
《语言研究》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李建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两汉量词发展史研究"(12YJC740045);江苏省哲社基金青年项目"先秦两汉量词研究"(11YYC010);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先秦两汉魏晋六朝出土文献量词研究"(2011SJB740004);第52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隋唐五代量词研究"(2012M521370)
动量词"顿"并非产生于晋代,而是萌芽于隋代,唐至五代发展成熟。动量词"顿"的语法化,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名量词"顿";二是直接来源于"停顿"义。
关键词:动量词 名量词  语法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