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310)

作品数:62被引量:120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庞雄奇姜振学罗晓容史基安王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石油天然气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塔里木盆地物理模拟油气运移志留系物理模拟实验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hydrocarbon loss of the Silurian bitumen sandstone in the Tarim Basin被引量:5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8年第S2期101-107,共7页JIANG ZhenXue1,2,PANG XiongQi1,2,LIU LuoFu1,2,WANG XianDong3,ZHANG Jun4 & LI HongYi1,2 1 Basin and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Daqing 163712,China 4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Institute of 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Supported by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s.2006CB202308,G199904331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40472078)
The evolution of Tarim Basin experienced several tectonic movements,of which Caledonian movement caused a serious damage to reservoirs of Silurian. The earlier reservoirs size and the later hydrocarbon loss are two ke...
关键词:TARIM Basin SILURIAN BITUMEN SANDSTONE hydrocarbon loss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covery coefficient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破坏烃量定量研究被引量:20
《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S1期89-94,共6页姜振学 庞雄奇 刘洛夫 王显东 张俊 李宏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202308,G1999043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72078)资助
塔里木盆地演化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晚加里东构造运动造成了志留系油藏的严重破坏.早期成藏规模及后期破坏烃量的大小是关系志留系油气勘探前景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体积法,在确定志留系沥青砂岩有效厚度及原油演化为沥青的恢复系...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沥青砂岩 油气破坏 定量研究 恢复系数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大油气田有利勘探区预测被引量:7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5-8,28,共5页孟庆洋 庞雄奇 高剑波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G1999043310、2006CB202308)
随着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勘探工作的深入,工作重点已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过渡.作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最古老的含油气层位之一,寒武系越来越为勘探所重视,分析寒武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对指导油气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国典型叠合盆...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台盆区 寒武系 有利区预测 “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模式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古油藏规模探讨被引量:9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王显东 姜振学 庞雄奇 张俊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310)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有广泛的沥青砂岩分布,表明志留系曾经有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同时也说明志留系古油藏曾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弄清志留系古油藏规模的大小,对正确评价志留系的剩余资源量及对志留系的进一步油气勘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沥青砂 油气成藏模式 古油藏规模 
塔里木盆地西秋里塔格构造带走滑双重构造与“三明治”构造地质建模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08年第2期155-161,共7页杨明慧 金之钧 吕修祥 孙冬胜 彭更新 雷刚林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310);“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2-03-03-04)的成果
据地球物理、地质以及遥感图像解释,西秋里塔格构造带地面发育走滑双重构造,其形成受前古近系基底走滑构造影响。由于基底构造与地面构造之间发育巨厚的古近系蒸发盐,使得这种联系具有间接性。走滑双重构造是在喜马拉雅期南天山—塔里...
关键词:地质建模 走滑双重构造 秋里塔格构造带 库车褶皱冲断带 塔里木盆地 新疆 
滨北地区烃源岩排烃特征研究及有利区带预测被引量:11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25-29,共5页王明 庞雄奇 李洪奇 王继平 张长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7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9043310)
研究分析发现松辽盆地滨北地区虽然有机质丰度高,但有机质的成熟度偏低,而且该区地层普遍欠压实。应用排烃门限理论,使用生烃潜力法对滨北地区中浅层的烃源岩排烃特征进行研究,指出该区有效烃源岩的层位、排烃门限深度和有效烃源岩分布...
关键词:烃源岩 生烃潜力 排烃特征 油气成藏体系 松辽盆地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定量分析粘土矿物对油气二次运移过程的影响被引量:5
《地质论评》2007年第5期704-707,730,共5页周波 罗晓容 王毅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310)的成果。
本文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油气运移含油饱和度变化,首次获得了玻璃珠孔隙介质中粘土矿物(伊利石)含量变化时油饱和度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总结,得到以下结论:①油气运移通道具有不均一性,但随着粘土含量的增加,油气运移...
关键词:油气运移 粘土矿物 核磁共振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西期地质事件及其油气成藏效应被引量:20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5,共5页张仲培 王毅 云金表 吴茂炳 张卫彪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310)
为认识塔里木台盆区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领域,从盆地分析角度出发,借助地震资料和沉积地层的分析结果,阐述塔里木盆地海西期一系列地质事件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认为海西期内的断褶隆升-岩溶作用和早、晚古生代盆地的叠合,对于碳酸盐岩...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海西期 地质事件 油气成藏 
尺度放大时逾渗模型中的油气运移路径变化规律探讨被引量:1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第2期175-180,共6页周波 金之钧 罗晓容 王毅 张发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310)
数值模拟获得的油气二次运移路径不受模拟网格大小的影响,但模拟网格的大小却影响侵入相饱和度值的大小。其中,运移网格的宽度和侵入相饱和度呈指数关系,运移网格的长度和侵入相的饱和度无关,运移网格的尺度和侵入相饱和度呈指数关系。...
关键词:数学模拟 逾渗模型 油气运移 尺度放大 油气运移路径 模拟网格 
Numerical modeling of secondary mig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Chang-6 Member of Yanchang Formation (Upper Triassic), Longdong area, Ordos Basin, China被引量:13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7年第z2期91-102,共12页LUO XiaoRong YU Jian ZHANG LiuPing YANG Yang CHEN RuiYin CHEN ZhanKun ZHOU Bo 
Mathematic modeling,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experiments,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ol in oil and gas migration studies. 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hydrocarbon migration...
关键词:HYDROCARBON migration  PERCOLATION theory  NUMERICAL model  MIGRATION pathway  MIGRATION carrier  heterogeneity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